定标准 建平台 育人才

伊利致力推动全产业链碳中和

2021-12-07 17:02:43 中国食品报网

本网讯  12月3日,第十三届《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发布会暨ESG中国论坛2021冬季峰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会上,伊利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1)》“202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乳品行业第一”,“碳达峰、碳中和”案例入选ESG基础教材《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基础教材》,这是权威学术机构——中国社科院对伊利主动践行社会责任的再次肯定,也是伊利“全面价值领先”目标取得的又一个亮眼成绩单。

伊利获评202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乳品行业第一

就在11月26日,伊利正式加入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战略与全球展望”旗舰研究交流项目,伊利将从中国乳业行业角度和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共同开展“中国乳制品行业碳中和路线图”研究,希望在整个行业、整个产业链进一步向碳中和迈进中发挥行业带动作用。为此,伊利将从定标准、建平台、育人才三大方向开展工作。

定标准:制定符合乳业的减碳标准

无规矩则无方圆,及时建立符合乳业减碳标准是推动乳业减碳的首要任务。2010年,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碳排放的时候,伊利就已经开始按照ISO14064标准及《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开展对企业内的全面碳盘查。积累了十多年的“功力”,再加上本来就涉猎较广的业务覆盖面,伊利自然能厚积薄发,建立起了整套完善的能源环保数据核算体系。

对整个乳业来说,这整套体系就像一份双碳转型升级的指导说明书,可以帮助整个行业在绿色发展上减少试错成本、少走弯路、加快步伐。伊利显然也着意希望充分发挥体系的作用,预计要从2022年开始在供应商中逐步推广这套碳盘查核算标准,并在2030年覆盖到所有供应商。

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全球网络

建平台:建立推进全链减碳三大平台

无交流就无共识。实现全行业碳中和的前提是实现对话,没有共享的平台,产业链就无从去谈携手合作。

伊利建平台可谓三线并举。其中,落户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国家乳制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意义最为深远——这家中心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下建立,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全力推进乳业减碳计量水平的提升。这不仅意味着国家对乳业全链尽早实现碳中和的期待,也表明了伊利的行业减碳旗手地位得到了“官方认定”。

EHSQ管理信息系统

另外两个“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全球网络”和信息化展示平台“EHSQ管理信息系统”则分别用于促进供应链间的减碳合作,以及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大量碳数据的自动核算。前者能减少业内企业之间的信息阻碍,让所有人“劲儿往一处使”,后者则有些“先进带后进”的意味,伊利先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完成系统开发,再与各类合伙伙伴实现成果共享。三个平台各有千秋却又殊途同归,最终都将惠及整条乳业供应链的绿色转型。

育人才:抓住乳业双碳的关键

无人才则无突破。行业碳中和这样的大工程,如果说平台和标准更多强调以企业为主体的参与,那么当镜头拉近到微观层面,就必须认识到人才是解决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的关键。

伊利2021年度碳中和项目专项赋能培训

伊利在培育人才方面的行动也颇值得关注。比如伊利在今年4月启动的“伊利集团碳中和项目”中,有一项关键内容便是“开展碳盘查和碳足迹培训”,参加培训的150个员工来自伊利在全国各地的工厂,在相当严格的培训标准下,最终有50人在碳核查方面实现了“持证上岗”,获得碳盘查核算证书。

伊利当然也没忘了自己的供应商,不但将双碳管理培训列为了供应商高管培训班的必须课,还在今年11月正式成立了供应链能力发展中心,预备为合作供应商提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全方位专业培训。

一般来说,无论是对企业内部还是对产业链,碳中和培训大部分都需要进行脱产学习,要付出不小的经济、人力成本,但伊利仍然选择了走上这条路,由此不难看出伊利在培养碳中和人才方面的觉悟和决心。

高强度的投入下,目前伊利的碳中和人才队伍已覆盖乳制品行业的所有品项,消费者购买的伊利产品背后都有专业碳中和团队的支撑。这批“低碳”人才是伊利培养的,但本质上是属于全行业的。随着“碳中和”“绿色消费”理念在中国的持续普及,他们也必能为中国乳业的碳中和进程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中国乳业意欲达成“双碳”目标,需要的是一场华丽蝶变。伊利是乳业知名企业、减碳方面的铺路石,率先给乳业提供有效碳中和的解决方案,这本就是国家、社会与公众对伊利的必然期待,也是伊利的份内责任。今天的伊利仍在向“全链减碳”的目标前行,并提出了零碳牧场、零碳工厂、零碳产品的“3零减碳”方案。未来中国乳业还将释放多大的减碳潜力?这个问题的答案,令人期待。

(粘新)

 

责任编辑:赵钰 审核:欧阳美华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