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食用功能性食品
早上醒来先来一粒蔓越莓软糖,吃早饭时随餐嚼一粒葡萄籽软糖,餐后再配一颗酵素软糖,睡前半小时再来两颗褪黑素软糖……年轻人的热捧,催生了功能性食品巨大的消费市场。日前一份中国年轻人线上保健食品消费方式洞察报告显示,90后正成为购买功能性食品的新生力量。
“酸酸甜甜,吃起来没什么负担,全当吃零食。”90后小曾服用功能性食品已有3年,她每个月都会购买一些功能性食品。当下,年轻人生活节奏快,追求高效率和即时享受,在养生上同样如此。但不少消费者将“功能性软糖”当作“糖”来食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伍佩英提醒,功能性食品虽然做成零食的样子,但毕竟添加了营养素,因此食用前要查看说明书,在推荐的安全剂量内食用,不能擅自调整剂量。
面对良莠不齐的功能性食品市场,消费者应当如何选择?业内专家认为,相较于传统的保健食品,“软糖”的出现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但“软糖”不能真当“糖”吃。还应从均衡膳食、良好生活习惯开始,一边熬夜、吃夜宵,一边认真挑选护肝片、褪黑素、控热软糖等功能性食品的“养生法”并不可取。
伍佩英认为,软糖是常见零食,将营养素加入其中,升级换代成为功能性食品,可能更符合时下的消费场景与消费需求。如果产品本身带有“蓝帽子”,其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都是有保证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药学部主任李智平表示,功能性食品不同于药品有严格的临床试验及审批程序,若消费者不考虑添加营养素的剂量盲目食用,有一定危险。比如褪黑素软糖等,服用过量就会产生一定副作用。还有一些家长将功能性食品随手放,孩子当糖大量吞食,可能会酿成险情。
不少消费者购买功能性食品,是出于健康、体重、形象等方面的焦虑,但他们缺乏足够的营养学知识,往往希望立竿见影甚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也给了许多不法厂商机会。因此,面对缺了一张“处方签”的功能性食品,消费者必须明晰,不是像“糖”就真的成了“糖”,也不是宣传有“功能”便真有点石成金的效果。业内专家提醒,功能性食品仅能当作膳食营养补充剂,绝不可替代药品,如有身体不适还需尽早就医、及时治疗。
快速增长的功能性食品市场,监管不可或缺。在某社交平台,与功能性食品相关的笔记超过12万篇。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300万家企业经营范围包含保健食品。李智平提醒,市场多样化值得鼓励,但普通消费者毕竟不是专业人群,有时会因为一个广告就被“种草”,功能性食品不仅在上市前需要被监管,相关市场的监管同样不可或缺。业内专家表示,普通人群身体所需的营养素还应从每日正常的饮食中摄取,功能性食品仅是一种膳食补充,不可过度依赖。
(来源:文汇报)
《中国食品报》(2022年1月5日06版)
(责编:朱美乔)
热点专题
高尿酸盯上年轻人,饮食需注意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年轻化趋势。《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
“无糖月饼”都是健康的味道?
中秋佳节临近,种类繁多、口味甜软的月饼又上市了。作为传统美食,传统的月饼往往含糖和脂肪偏高,普通人吃多了容易变胖,糖尿病人吃了影响血糖。所以无糖月饼作为一种自带健康光环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王霞提醒,无糖...
粉丝制品当饭吃,到底有何危害?
最近有一条热搜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说绿豆粉丝的包装上有小字写着:不宜空腹食用。粉丝真的不能空腹吃?很多网友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我吃了粉丝煲总是不舒服;怪不得把粉丝当饭吃之后,觉得胃堵、胃胀、胃酸……各种难受。 有网友说,最奇怪的是,不...
吃荔枝后开车会测出酒驾吗?
原标题:中新真探:吃荔枝后开车会测出酒驾吗? 成熟荔枝容易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另外,高糖食物与口腔细菌结合也会生成酒精、乙酸等物质。但吃荔枝产生的酒精含量很少,残留在口腔的酒精一般十几分钟就会消散,血检也不会检出酒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