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接轨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标准满足多样化需求
日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发布3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3项修改单,其中包括浓缩乳制品以及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两个乳品行业标准。业内认为,2022版标准针对市场上花样繁多的乳制品形式进行了规范,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各类乳制品的定义,同时更加便于企业实际生产操作,利于行业发展。
据了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GB25192-2022)(以下简称“2022版”)是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GB25192-2010)(以下简称“2010版”)的修订。
与2010版标准相比,修订后的标准名称调整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将再制干酪类产品按照原料干酪比例划分为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解决了仅添加15%—50%干酪的干酪制品产品定位的问题,进一步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接轨。新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利于规范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022版标准将再制干酪定义为:以干酪(比例大于50%)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热、搅拌、乳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成品。干酪制品定义为:以干酪(比例15%—50%)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热、搅拌、乳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成品。
同时,2022版标准修改了感官要求的表述。由于再制干酪及干酪制品的种类繁多,其色泽、滋味气味、组织状态均不相同,无法统一描述,因此2022版标准将感官要求改为具有该类产品的正常色泽、具有该类产品特有的滋味和气味、具有该类产品应有的组织状态更为合理。
另外,2022版标准增加了对粉状产品的状态要求。2010版为“组织状态:外表光滑;结构细腻、均匀、润滑,应有与产品口味相关原料的可见颗粒。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2022版修改为“状态:具有该类产品应有的组织状态,可有与产品口味相关原料的可见颗粒;粉状产品为干燥均匀的粉末;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2022版标准还删除了理化指标要求。2010版标准中的理化指标主要是对脂肪含量的要求,此次则删除了相关指标要求。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2010版标准中脂肪含量指标与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脂肪的声称不匹配,另外2010版标准所参照的CAC标准中脂肪和最小干物质含量并非一一对应,且不是强制性指标,而原标准却是一一对应关系,这一规定偏离了行业现状,同时限制产品的创新和行业的发展,因此,2022版标准删除了理化指标要求。
修改微生物指标要求。2022版标准中菌落总数限量要求放宽:m值由100修改为1000,M值(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由1000修改为10000,增加了对微生物限量指标“不适用于添加活性菌种(好氧和兼性厌氧)的产品”的说明;删除了对酵母的限量要求。目前我国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2693)中对再制干酪生产过程中霉菌酵母及菌落总数等都有严格的控制,可以保障产品安全,因此2022版标准中删除了对酵母的限量要求;致病菌限量不再单独制定,统一按照GB 29921执行,限量无变化。
为便于消费者认知和选购再制干酪及干酪制品,2022版标准中还增加了对产品标签标识的要求,包括标识“干酪使用比例”、标明“再制干酪”或“干酪制品”及标示运输和贮存温度。
(杨晓晶 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2年08月02日04版)
(责编:杨晓晶)
热点专题
“高学历”食品热销 市场亟待“打鬼”
教授烧鸡、农科院麦片、高校月饼……近年来,各种“高学历”食品走进了大家的视野,成为电商平台热销产品。所谓“高学历”食品,即由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食品。由于有“高学历”的加持,这类食品给人以“健康、安全、无添加”的印象,与当今消费...
当心!这些食物会让你加速变老
衰老的发生虽然无法阻挡但我们却能通过科学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衰老的进程衰老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容貌上身体的各个器官其实更需要精心呵护究竟有哪些食物会加速我们身体的衰老?下面这几个隐藏的“老化剂”都需格外注意!1心脏“老化剂”反式脂肪酸反...
常见春季野菜十大疑问,看看你有没有!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很多有着“野菜情结”的老年人开始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有的甚至自己去野外挖野菜。不过,关于常见野菜中的学问,很多人还是有疑问的,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 1. 蕨菜 蕨菜致癌是真的吗?可能性极小 属2B级致...
“甜蜜”的危险!清明前后,吃这个食物要谨慎
甘蔗,汁多解渴、口感清甜,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在每年的2至4月份,它也被称为“毒过蛇”的毒药。其实,“毒过蛇”的并不是甘蔗本身,而是发霉变色的“红心”,或者“黑心”甘蔗。“清明蔗,毒过蛇”甘蔗一般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收获上市,至第二年的清明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