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效果未达预期

调味品上市公司开源节流辟新径

2022-09-08 09:37:21 中国食品报

  截至目前,调味品行业24家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业绩全部发布,不少公司营利双增,也有部分公司业绩不佳,出现下滑。从上半年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涨价已不能拉动公司业绩,面对原材料成本压力,调味品上市公司谋划新路,有的做起了雪糕、饮料的跨界生意,有的砍掉销售费用“断臂求生”,还有的加码复合调味品赛道、布局海外市场积极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目前看来,行业整体维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业绩两极分化

上游公司利润增幅大

  梳理发现,24家调味品上市公司中,19家公司营业增幅实现正增长;但在净利润方面,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11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呈负增长,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

  营收方面,营收规模突破百亿大关的公司有4家,从高至低分别是:梅花生物、海天味业、阜丰集团、中粮糖业。值得关注的是,梅花生物营收超过海天味业,夺得第一名。营收规模处于50亿—100亿元之间的公司有1家,为安琪酵母;营收规模处于10亿—50亿元之间的公司有10家,从高至低分别是雪天盐业、道道全、苏盐井神、西王食品、颐海国际、中炬高新、涪陵榨菜、天味食品、恒顺醋业、千禾味业;其余9家公司营收均未超过10亿元,但都超过了1亿元。

  营收增幅方面,19家营收呈正增长,12家公司营收呈双位数良好增长。其中,雪天盐业以67.69%的同比增幅,成为增长最快的公司。道道全、阜丰集团、苏盐井神营收增幅排名前四。5家公司营收出现同比下滑,分别是佳隆股份、百味佳、安记食品、西王食品、日辰股份。其中,佳隆股份营收同比减少32.94%,下滑最为严重。

  净利润方面,24家公司中有21家实现盈利。净利润规模处于10亿—50亿元之间的公司有3家,从高至低分别为海天味业、梅花生物、阜丰集团。其中,海天味业以33.93亿元的净利润,牢牢占据第一宝座。净利润规模处于1亿—10亿元之间的公司有10家,包括安琪酵母、涪陵榨菜、苏盐井神、雪天盐业、中炬高新等;净利润规模少于1亿元的公司有11家,其中,道道全、西王食品、佳隆股份净利润出现亏损。

  净利润增幅方面,24家公司中有13家净利润呈正增长,苏盐井神以269.98%的同比增幅,成为净利润增长最快的公司。11家公司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其中,佳隆股份净利润同比减少127.90%,成为净利润下滑最为严重的公司。

  分析发现,处于行业上游的食用盐、味精等公司出现了利润大幅度增长。例如梅花生物、雪天盐业利润分别增长156.45%、180.77%。一方面,味精等产品的价格同比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另一方面,梅花生物、雪天盐业等公司的非调味品业务量价齐升,对公司整体业绩增长贡献较大。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增多,味精逐渐转向隐形消费,以配料的形式出现在日常餐桌上。近年来,除了传统速冻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提升之外,自热食品、预制菜、餐饮外卖等新兴业态不断出现,味精“潜伏”在酱油、调味包和外送美食中,进入千家万户。

提价效果不明显

“节流”降费用保家底

  2021年10月中旬,海天味业宣布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价格提高3%—7%不等,拉开了调味品涨价的序幕。而后恒顺醋业对产品价格调整幅度5%—15%不等;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也跟随着提价。

  但目前看来,提价的盈利效果并不明显。仲景食品、安记食品、佳隆食品等面临业绩下滑或者增收不增利的处境。调味品行业资深专家陈小龙表示,2021年底调味品行业普遍性涨价,目前价格传导基本已完成,但提价幅度不足以覆盖成本上行。

  梳理发现,公司均把成本压力上涨作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以仲景食品为例,仲景食品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17亿元,同比增加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314万元,同比下降8.61%。对于上半年业绩变动,仲景食品归咎于材料成本上涨等原因。此外,营利双增的海天味业也表示,原本已经高企的成本今年继续超预期上涨,产品盈利能力被压缩,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成本的压力还在延续,但涨价效果未达预期。分析发现,销售费用过高是“拖累”公司业绩的原因,因此,为了“保家底”,不少公司选择在2022年上半年压缩销售费用“断臂求生”。

  从业绩表现来看,涪陵榨菜、千禾味业、天味食品等的业绩增加离不开大幅压缩销售费用的功劳。涪陵榨菜的销售费用为2.02亿元,同比下降40.40%。销售费用中,品牌宣传费用降幅达81.34%。千禾味业表示公司在2021年同期支出了大量广告费用,2022年半年度未发生该类大额广告费用支出,销售费用同比减少。天味食品方面表示,2022年上半年减弱促销力度,合理控制品宣费用支出,提效控费成效显著,销售费用同比有一定程度的缩减。

寻找业绩新增长点

“开源”谋求新增量

  除了“节流”,调味品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例如加码复合调味品赛道、跨界挖掘新增量、探寻海外新市场等。

  近年来,“懒宅经济”崛起,满足餐饮端连锁化和家庭端便捷需求的复合调味品迎来爆发式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就已高达1488亿元,预计今年将增至1800亿元。火热的赛道,吸引公司加速布局。天味食品探索落地智慧工厂,将多款智能“黑科技”设备引入复合调味品领域,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莲花健康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出餐饮食堂用调味料系列、火锅底料系列、红烧酱汁酱料系列等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新型复合调味品。此外,日辰食品、海天味业等也纷纷加码复合调味品赛道。

  为了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部分调味品上市公司做起了跨界生意,挖掘新的增量市场,以期提高市场占有率。今年上半年,恒顺醋业卖起了文创雪糕、预制菜和气泡水。恒顺醋业方面表示,雪糕只在公司所建文化博物馆销售,相当于文创,不作为战略产品布局。预制菜、气泡水方面的销售表现暂不能明确告知。海天味业也于近日推出了一款售价7元每瓶的胡萝卜汁。这不是海天味业首次跨入饮料界,2021年3月,海天就推出一款名为“爱果者”的苹果醋饮料。此外,海天味业曾100%控股投资了喜悦物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并表示设立新公司有利于渠道建设的纵深推进,有利于特色产品的培育,符合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

  今年上半年,调味品上市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下半年或能在海外市场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大数据信息中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调味品出口额总计为42.41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食盐、食糖、酱油、复合调味料等品类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复合调味料出口额达到28.14亿元,同比增长50.3%,酱油出口额为3.28亿元,同比增长32.1%。中炬高新方面表示,公司已在海外近10个国家拓展市场,但目前海外销售占比仍然比较少,未来将继续同步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布局。海天味业方面也表示一直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调味品上市公司整体上将维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健康化、家庭场景、预制菜、性价比、定制化或将成为破局的方向。

  (高娇娣 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2年09月08日04版)

  (责编:高娇娣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