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能有收成” 

首场“党代表通道”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2022-10-17 08:39:42 中国食品报

本报记者 韩松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异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10月16日举行的首场“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上,多位党代表分享了他们如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而接续奋斗。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19岁到牧区时,那里没有公路、没有电、没有通信,牧民的生活条件也很差。自那时起,廷·巴特尔就立志扎根草原,同牧民们一道建设美丽草原,保护草原生态,让牧民们过上好生活。如今,嘎查修了公路、通了电,建起了手机塔,牧民的孩子陆续走出草原到外面上学。牧区放牧也已经步入现代化,许多牧民用无人机放牧,从家里的电视上就可以看到草场上的牛羊,还可以用手机远程遥控自动提水,打草也实现了机械化。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是电视剧《山海情》中农业专家的原型。他研发的菌草技术通过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扶贫协作的第一产业,帮助西海固1.75万农户摆脱了贫困。如今,菌草技术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还被推广到了106个国家和地区。林占熺说,菌草技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援外第一站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20多年前,那里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部落经济状态中,如何让当地人掌握菌草技术,是我们遇到的一大难题。我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把技术本土化、简便化,让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最终获得成功。”

  2015年,时年6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来到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担任驻村科技特派员。该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曾经是深度贫困地区。为了让当地的农民过上好日子,朱有勇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用冬闲田种上了马铃薯,他还努力推广林下中药材,开办了农民技能培训班,让农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能有收成。据朱有勇介绍,他居住的蒿枝坝村没有水田只有旱地,针对这个问题,他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新技术,让农民的口粮从粗粮换成了大米。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期间的基层工作联系点,他曾先后4次到下姜村调研。下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姜丽娟介绍,下姜村从贫困村发展成了瓜果香、游客如织的富丽乡村,绘就了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2003年4月24日,总书记第一次来到下姜村。他看到村里的山林光秃秃的,就告诉我们‘要给青山留个帽’;他了解到污水处理问题,指导我们要建设沼气池。总书记给下姜村指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姜丽娟表示,近年来,下姜村通过农文旅融合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来创业。2021年,下姜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959元,是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倍。

 

《中国食品报》(2022年10月17日04版)

  (责编:顾雨霏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