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专家表示,作为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扩大消费和提振经济也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乡村消费市场的配套物流建设、丰富商品供给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发力。
农村消费环境满意度总体良好
2022年9月至11月,中消协启动农村消费环境及相关问题调查工作。调查采用入村线下拦截访问和扫码网上填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选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4个行政村,最终回收有效样本量3670个。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农村青年群体的满意度得分最高(76.89分),随着年龄增长,农村消费者的满意度呈递减趋势。高学历群体的满意度得分达到77.41分,显著高于中等学历和低学历群体。收入水平越高,其对农村消费环境的满意度得分也越高。
从地域看,华南地区农村居民对消费环境的满意度得分最高(78.68分),其次分别是华东地区(76.59分)和华北地区(75.93分),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农村居民满意度相对较低。
调查还显示,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最高,为74.85分;其次是农村基本住房保障,为73.65分。相关公共服务供给中,处于相对较低位的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农村基本养老服务,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2.80分、71.99分。
逾四成受访者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
农村商业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商业设施以小商店、小超市为主。从受访者反馈来看,农村居民由于缺乏必要的消费知识和消费维权意识,对商品价格高度敏感,特别是老年人很难分辨商品的真假真伪、过期与否,客观上也为低价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三无”商品提供了生存土壤。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市场上销售问题产品的情况依然较多。超过四成的受访者最近一年内曾在本村或乡镇市场上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其中40.9%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买到,3.6%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买到,从未买到过的占比34.9%。
从产品类型上看,根据消费者反馈,农村市场上经常出现的问题产品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带有外包装的食品、零食等预包装食品类(39.4%)、饮料类(37.2%)、烟酒类(36.3%)、日用百货类(33.3%)以及服装/鞋袜/帽子类(30.3%)商品,占比均超过30%。
逾三成受访者认为农资产品价格不透明
农村集市、集贸市场是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消费场景,对于便利村民生活、服务基层民生、促进城乡交流有积极作用。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农村居民都曾经在农村集市、集贸市场消费过。
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在集市、集贸市场消费时最经常遇到的是“三无”产品问题,占比28.9%;其次较为常见的问题是价格虚高、价格不实问题,占比27.1%;掺假制假、非法添加等产品质量问题也经常发生,占比26.8%。除产品质量、价格问题外,农村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还包括商品种类较少(25.6%)、虚假宣传(22.5%)和市场环境卫生恶劣(22.3%)。
农业生产资料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是保障农产品生产顺利进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资基础。调查显示,区域代理经销商是农村生产资料消费最常见的渠道,通过经销商购买的比例达32.7%;其次是通过农村个体散户购买,占22.5%;少量农村消费者选择通过厂家直营门店(13.9%)和农民专业合作社(13.6%)购买生产资料。
在采购农业生产资料时,消费者最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商家价格不透明或随意定价,选择比例超过三成(32.3%);其他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价格上涨较快(29%)、销售网点少导致采购不方便(28.2%)、产品质量差(27.5%)等。
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意识相对较好
此次研究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的商店、超市等商业设施的经营者进行了调查,从经营者的角度体现农村的消费市场现状。
在农村店铺经营者看来,认为村民消费水平比较好的经营者占比44.7%,认为村民消费水平比较差的占比37.9%,两项比例的差距并不十分明显。46.2%的经营者认为店铺经营状况目前较好,但认为店铺目前的经营状况比较差的农村商业经营者比例也达到了三成以上,占31.5%。
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农村商业设施遇到的经营困难主要是来自线上网络购物的冲击,占比达46.1%;其次是进货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占比同样超过四成(42.8%)。此外,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足(27.8%)、同业竞争激烈(26.1%)、物流配送不便(23.4%)等不利因素也对农村商场、超市的经营构成了挑战。超过四成的农村商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42.4%),高于认为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和非常强的比例(37.9%、13.3%)。
调查显示,农村商业设施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相对较好。超过八成的经营者在进货时会主动查看产品标签,对出售产品的质量进行把控。其中,能做到每次查看产品标签的经营者占比43.7%,在变更供应商、进新产品时会主动查看标签的经营者占比40.5%。9.7%的经营者表示很少查看产品标签,6.1%的农村商业经营者则表示自己基本不看产品标签。
线上线下联动运营的数字化改造受欢迎
调查显示,目前农村商业设施的数字化程度仍然比较低,但已有超过半数的经营者有计划或已经开始进行数字化改造。具体来看,已接入电商平台、完成一定程度数字化改造的农村商场、超市仅占13.9%;正在改造过程中的占20.2%;虽然目前有六成以上的农村商场、超市尚未接入网络平台、进行数字化改造,但已经有改造计划的经营者相对较多,占比35.5%。
农村商业设施经营者最倾向的数字化改造方式是增加线上线下联动运营的模式,比如线上预订、线下提货或者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等,选择比例达57.5%;其次是提供秒杀、团购、满减、积分等服务,占比36.7%;选择直播带货和运营店铺小程序、公众号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占18.6%和18%。经营者最主要的顾虑是缺乏相关知识,不懂得如何进行数字化运营,选择比例过半,达到51%;其次是门店的经营规模不足,没有改造的必要,占比29.9%;还有27.7%的经营者对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内容了解不足;担心经费和人手不足并非是农村商业经营者数字化改造的主要顾虑因素。
(周岩)
《中国食品报》(2023年03月17日03版)
(责编:周 岩)
热点专题
“高学历”食品热销 市场亟待“打鬼”
教授烧鸡、农科院麦片、高校月饼……近年来,各种“高学历”食品走进了大家的视野,成为电商平台热销产品。所谓“高学历”食品,即由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食品。由于有“高学历”的加持,这类食品给人以“健康、安全、无添加”的印象,与当今消费...
当心!这些食物会让你加速变老
衰老的发生虽然无法阻挡但我们却能通过科学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衰老的进程衰老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容貌上身体的各个器官其实更需要精心呵护究竟有哪些食物会加速我们身体的衰老?下面这几个隐藏的“老化剂”都需格外注意!1心脏“老化剂”反式脂肪酸反...
常见春季野菜十大疑问,看看你有没有!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很多有着“野菜情结”的老年人开始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有的甚至自己去野外挖野菜。不过,关于常见野菜中的学问,很多人还是有疑问的,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 1. 蕨菜 蕨菜致癌是真的吗?可能性极小 属2B级致...
“甜蜜”的危险!清明前后,吃这个食物要谨慎
甘蔗,汁多解渴、口感清甜,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在每年的2至4月份,它也被称为“毒过蛇”的毒药。其实,“毒过蛇”的并不是甘蔗本身,而是发霉变色的“红心”,或者“黑心”甘蔗。“清明蔗,毒过蛇”甘蔗一般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收获上市,至第二年的清明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