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科学选择放心吃

2023-03-23 04:00:00 中国食品报

  雪米饼、薯片、虾条等膨化食品因口感松脆、口味多变而颇受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然而,因为营养成分不全面,加之有些膨化食品含油脂较多,一提到膨化食品家长们多是摇头排斥。那么,膨化食品真的一无是处吗?膨化食品全是油炸而成的?

并非没有营养

  膨化食品是以谷物、薯类或豆类为主要原料,经焙烤、油炸、挤压等方式膨化而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酥松度的休闲食品。

  业内人士介绍,膨化食品的加工原理主要是利用原料受热或压差变化后使体积膨胀或组织疏松的过程,是一种物理加工工艺,根据膨化食品工艺特点,可以分为直接挤压型、油炸型、焙烤型、花色型等,目前还有气流膨化等新型工艺,膨化加工时一般是在谷物粉、薯粉、豆粉等原料中加入水,利用水在受热过程中的膨胀性和汽化原理带动原料受热膨胀,生产出松脆的食品。

  膨化食品并非全都是油炸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GB 17401-2014)将膨化食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食用油脂煎炸或经植物油喷洒、浸渍的油炸型膨化,如薯片、妙脆角、虾片、锅巴等是油炸型膨化食品;另一类则是主要通过焙烤等工艺制作的非油炸型膨化食品,如雪米饼、小馒头、爆米花等。

  对于膨化食品是否具有营养价值,业内人士表示,膨化食品是农产品的深加工食品,主要原料是谷类、薯类、豆类、果蔬类或坚果籽类,如再添加天然原料来丰富配方,产品就会营养更为丰富。膨化食品是为粗粮细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物理加工方式,不仅能改变了原粮的外形,同时又保持且提高了原粮的口感,人们在食用时不再像食用原粮那样难以下咽。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薛勇认为,由于膨化是高温瞬时完成,很多营养物质的损失其实比传统的蒸煮还要小,说它们“没营养”显然没道理。从饮食结构上来看,膨化食品的营养的确不全面,但人体每日的膳食需求需要合理搭配才能满足,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单独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这也意味着不能将膨化食品当作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

  薛勇表示,有些企业为保证膨化食品口味香浓酥脆而添加了相对较多的油和盐,导致这类食品的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盐。此外,为了追求口感与风味,有些膨化食品还存在超范围或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的情况,这些都是健康安全隐患。不过,GB/T 226992022《膨化食品质量通则》对膨化食品的热量、脂肪等指标有严格的限定,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可以适量食用。

选购产品需留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膨化食品以其口感鲜美松脆、携带食用方便、原材料适用广泛、口味多变等特点,日益成为消费大众喜爱的食品。在选择膨化食品时,消费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重渠道 通过超市等正规渠道选购产品,并保存相关凭证。

  看标签 选购生产标识规范齐全的膨化食品。标签上应按相关标准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产品执行标准号等,特别要注意查看产品类型是否是自己所需要购买的产品。

  看包装 袋装的膨化食品会充入气体,不仅能起到隔绝空气,防止产品氧化的作用,还可以防止产品碎裂,使其保持完整外形。因此,在选购时应挑选充气饱满、不漏气的产品。

  闻气味 膨化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大多会使用油脂,打开包装后,如果有哈喇味或其他异味,说明产品可能有变质的风险,应停止食用。

少次少量更健康

  由于膨化食品本身具有高油脂、高热量、高糖等特点,长期大量食用易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业内人士表示,没有不健康的食品,只有不健康的膳食搭配,而如今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膨化食品的品类也越来越多,营养成分也逐渐丰富起来,可以放心食用,但是也别忘记控制对其的“口腹之欲”。从科学的饮食角度分析,食用时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不宜长期过多食用。长期大量食用油脂和热量较高的膨化食品,易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出现肥胖等问题。特别是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和儿童,更要注意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大量食用膨化食品,尤其是饭前大量进食极易造成饱胀感,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造成营养不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将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三个推荐等级,其中膨化食品等被列入“限制食用”等级,建议每周最多吃一次。除了青少年群体,一些糖类摄入不宜过多的人群或高血压病人,也应谨慎选择。

  第二,不宜空腹食用膨化食品。有些人习惯空腹时拿膨化食品来抵抗饥饿感。但在空肚子的情况下,有些膨化食品可能含有的铅、砷等毒素容易被身体吸收。

  一般来说,造成重金属元素超标的原因有以下两种可能。一是加工使用的容器,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铝制的工具和容器,就会在食品中引入铝元素,导致食品中铝含量超标;某些包装袋由铝薄膜做成,如果存放时间过长,保护层损坏,也会造成食品中铝含量超标。二是使用含铝膨松剂也可能造成铝超标,比如作为膨松剂的明矾就是一种含铝化合物,个别企业为了追求更好的松脆口感而超量使用,从而造成铝含量超标。

  (朱美乔 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3年03月23日06版)

  (责编:朱美乔)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