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中食融媒 中食舆情
打假治敲监督电话:010-63272076
打假治敲监督电话:010-63272076

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以“五个突出”着力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

2023-09-05 11:03:16 中国食品报网

  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创办于1980年,是河北省最早设立食品学科的单位。近年来,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找准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痛点”,强化“党建搭台、业务唱戏”的理念,以“五个突出”为抓手,通过组织“牵线”、党员“登台”、业务“唱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学院的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有力推进了学院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学院党委通过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验收、获评“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入选“河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岗”“李保国志愿服务省级先锋队”。

  一、以“五个突出”为抓手,着力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突出系统观念,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体系。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深度融合的领导机制。抓牢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推动“一岗双责”落实落细,以“制度体系、意识形态工作体系、思政工作体系、考核工作体系和“党建+”工作体系”等“五个体系”建设为抓手,健全“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委员分工抓、支部书记直接抓、党员同志自觉做”,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四级党建责任体系”,强化书记的“主责”意识、委员的“主动”意识、党员的“主角”意识,推动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确保党委做到“五个到位”、支部做到“七个有力”。

  突出组织创新,切实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瞄准当前“低年级学生党员少”“学生党支部频繁更设”等问题,按专业、跨年级、混编,纵向建立支部,并通过师生共建打通“隔离墙”,形成“传帮带”,有力提升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组织成立在校学生临时党支部,协助老师做好封闭管理期间学生防疫工作,并通过建立“实验室日巡查制度”和“五抓两帮”工作法(抓干部、抓党员、抓模范、抓后进、抓规矩,帮学生科学设计发展规划、帮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骨干教师包联班级等制度,构建了疫情防控“网格化”工作模式;围绕事业发展攻关项目和重点工作设立党组织,成立“乡村振兴青年博士团临时党支部”“工程认证党小组”“一流专业建设党小组”等攻关项目组,将独立的“战斗堡垒”链接为协同作战的“攻坚兵团”,让组织体系实现“有形、有效”双覆盖,扩大党在各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彻底破除“中梗阻”“两张皮”问题,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突出理论武装,筑牢师生深度融合的政治思想自觉。创新丰富学习方式,让理论武装“有意义”更“有意思”。为教研室建立“红色图书角”,方便教师“随时学”。在进一步规范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将学习读本放入教研室教师身边,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的“物化”存在,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融入教师工作生活间隙,有效化解教师上课时间分散、不便于高频率集中学习的矛盾;建立“家门口体验式”学习机制,方便师生“随地学”。鼓励师生就近就便参观“家门口”红色教育基地、走访先进典型人物,引导大家“发现身边的榜样、学习身边的榜样”,实现从“被感动”到“见行动”,争做建功新时代的“领航雁”;构建“1+1+1”学习模式,方便教师“深入学”。鼓励教工、本科生、研究生党支部大交叉、大融合,实现教师领学、学生跟学,交流互学、教学相长,有效化解“熟面孔”“老套路”等单调枯燥学习方式问题,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促进深学深悟,知行合一。教育引导大家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突出载体建设,丰富深度融合的方法路径。载体路径建设很关键,这是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抓手。学院党委总结在“学科组”“课程组”“科研团队”等新兴领域和重点工作上建立党支部、党小组的有益经验,大力发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教育功能,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推进“一融双高”的重要抓手,着力探索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方法路径。支持鼓励党支部以“一系一品”特色党建品牌创建为举措,主动对接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省市发展规划。通过“河北青年博士团”“封存梦想”“课程思政建设”等党建品牌活动创建,密切与“现代食品”“生物医药”企业的联系,打造“一核”联“多点”的“党建品牌矩阵”,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为学科专业建设“破冰开路”,最终实现“一融双高”。2021年,学院党委牵头组织省内20所高校的102名博士成立“河北省乡村振兴·食品加工产业青年博士团”,并发出了“百名青年博士走百县”活动倡议,服务了近百个县区的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收获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扩大了食品学科的社会影响力。“青年博士团”受邀参加骆驼湾村“中国乡村振兴实践课堂”,2023年2月,教育部对“河北科技大学组建‘青年博士团’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案例进行了专题报道。师生党员们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知,有力推进了党员教育的统筹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河北省青年博士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帮扶

  突出队伍建设,强化深度融合的人才支撑。选优配强支部委员会,尤其是选好党支部书记,把党支部委员会建设成为攻坚克难、推动本单位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学生党支部书记均由辅导员、优秀党员博士班主任担任,优秀大学生党员担任支委;有序推进教师系部党政交叉任职,鼓励党员系主任兼任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兼任系部副主任;建立健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全面引导理工科背景“双带头人”、支委开展党建研究。四年来,累计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申请“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15项,实现了理工科党支部书记党建研究全覆盖,研究成果受到省领导批示1次,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省高校党建奖项7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征文被遴选参加了省委党校组织的全省党校系统交流研讨。有力提升了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建工作能力。支部委员会成为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

  二、党建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一融双高”成效显著

  学院坚持治“四风”树新风并举,加强对宣传统战、工会群团工作的领导,深入挖掘建院40余年来沉淀的优秀文化,高度肯定教师对学院发展的贡献,以班子的团结,带动师生的大团结,强化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引导大家“发现和学习身边的榜样”,形成了“美美与共”“团结、包容、奋进”的和谐向上氛围,努力提升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励大家凝心聚力促发展,唱响新时代“团结奋斗之歌”。2020年学院党委通过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验收、2021年获评“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2021年入选“李保国志愿服务省级先锋队”、2023年入选“河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岗”,学院党委连续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专业系部教师党支部全部入选“校级样板支部”。学院快速发展的势头极大地提升了师生们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近几年,学院2个本科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1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承担国家级课题2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承担省部级课题83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励6项。有关工作经验先后被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河北新闻联播、河北日报和共产党员杂志等媒介宣传报道。

  三、经验启示

  推进“一融双高”,要打通关键枢纽,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心在基层,短板弱项也在基层。学院党委是政治核心,师生党支部是神经末梢,这两级组织是衡量一所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尺,也是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的最薄弱环节。所以,夯实 “中坚力量”、畅通 “神经末梢”能有效推进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学院党委要发挥好把方向的“方向舵”作用、谋大事的“主心骨”作用、保稳定的“定盘星”作用、促发展的“催化剂”作用,当仁不让地从“融合”着手“深谋远虑”,为末端党支部“绘蓝图、明方向,指路径、教方法”,让党支部和党员们快速尝到融合的“甜头”,从而激发出大家融合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推进“一融双高”,要强化载体建设,这是推进工作的关键抓手。要因地制宜,科学搭建载体平台,深化拓展党建优势转化路径,切实彰显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系统构建。生拉硬拽成不了亲戚。学院党委找准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的“痛点”,通过组织“牵线”、党员“登台”、业务“唱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学院的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要大胆地开展党建工作创新,强化“校地企”协同意识,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人才联育、发展联动,共同搭建起技术交互、人才引育、产业发展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针对重大战略科研专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探索组建创新联合体、服务联合体等合作揭榜,最大限度激发调动三方积极性,在发展共赢上实现互促互进。

  推进“一融双高”,要健全考核机制,树立深度融合的鲜明导向。发挥好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坚持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联动式评价,通过健全党建考评体系、优化党建评价指标、提升党建考核数智化水平、强化党建考核结果使用,将单位党建工作考核情况与“双一流”建设、资金分配、招生计划、学位授权、院校升格等工作有序衔接,实现党建和业务目标一致、任务统一、效果互促,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从“表面结合”向“深度融合”转变。

  推进“一融双高”,要大兴调查研究,“摸清症结”“对症下药”。要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理念。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要集思广益、广纳群言,切准脉象、摸清规律,找到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做到因病施救,分类施策。还要强化对矛盾问题解决的跟踪问效,落实好分类办理、问题交办、跟踪办理、定期回访等工作制度,切实让群众感到温暖、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推进“一融双高”,要坚持持之以恒,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发扬好钉钉子精神。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新的实践要求的、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就要坚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防止出现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现象。要善于把阶段性工作与长期性目标结合起来,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抓成效,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学院坚持每年组织师生党员赴西柏坡开展红色教育

  

(作者系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党委书记 王臣)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张嘉真 审核:欧阳美华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