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饭对胆囊“不友好”
在消化科和普外科,时常有因长期肚子胀或突发上腹痛的患者前来就诊,其中不乏三餐不规律的患者。究其原因,这些症状往往是由胆囊内小小的结石所引起的。那么,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饮食不规律真的容易得胆结石吗?
胆固醇胆结石最为常见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胆结石是种很常见的疾病。据统计,全球成年人中大约有10%-20%会患上胆结石,其中又有20%的患者在一生中会出现包括胆道绞痛或感染在内的临床症状。因此在临床上,由胆囊或胆管中胆结石引起症状或并发症的疾病被统称为胆囊结石。
胆结石是指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胆红素高于正常水平而引起的胆囊或胆道肿块。简单来说,当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超过胆汁将其保持在溶液中的能力时,就会形成胆结石。在胆汁中,胆固醇通过与胆盐和磷脂,以混合胶束和囊泡的形式结合而变得可溶,但当胆固醇代谢或含量出现问题时,胆固醇无法溶解,便会形成结石的核心部分。
从成分上来看,90%以上的胆结石主要由胆固醇组成,胆固醇结石通常呈现出黄色、黄白色或浅棕色,表面较为光滑,没有明显的粗糙或不规则部分,质地较为柔软,呈圆形或椭圆形。
胆结石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胆囊内,即胆囊结石,往往是由于胆汁代谢异常,胆固醇析出后包裹含钙的胆色素盐而形成。胆总管结石则是由于胆囊内的小结石在胆囊收缩后掉入胆总管形成,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而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不高,一般是由于先天胆道解剖变异局部胆汁瘀滞或有寄生虫等刺激所致。其中,胆总管结石由于易堵住胆汁流入肠道的必经之路,造成梗阻性黄疸、肝功能异常、胆管炎等,对于人体的危害相对更大。
饮食不规律易致胆汁淤积
门诊中常有患者询问,“不吃早饭容易得胆结石”的说法是真的吗?从医学角度来看,不吃早饭的确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因为不规律的进食会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淤积,胆囊无法及时排空就会引起胆囊淤血,使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增加。医生建议的规律饮食模式是按时吃早餐,如果早餐延迟,则最好缩短与下一餐之间的间隔,这样可以改善胆囊淤血和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有助于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合理膳食的作用是通过防止结肠中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代谢过程中在肠道合成的代谢物)的重吸收,来降低胆囊胆汁的胆固醇饱和度。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类有助于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坚果类食物也有一定的助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人提倡的素食饮食对胆结石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研究给予定论。目前所知的是维生素C会影响胆汁中的7α羟化酶活性,所以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增加胆固醇结石的风险。此外,偏好西餐可能会造成营养过度,原本增加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纤维的摄入就是胆结石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减少总热量的摄入也具有预防作用。
远离4个致病危险因素
除了饮食因素之外,预防胆结石还需多留意以下4个方面。
1.控制体重但别快速减肥
肥胖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BMI≥28kg/m2被认为与胆囊结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还指出,肥胖的年轻女性胆结石发病风险较高,建议女性尽量保持适中的身材。但一个问题是,保持适中的身材也不能盲目快速减肥。快速减肥时,肝脏会分泌额外的胆固醇,同时脂肪组织也会迅速动员所储存的胆固醇。人们在减肥时往往容易短期禁食或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这样会导致胆囊收缩减少,随之而来的胆囊淤滞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2.不要久坐宜定期运动
研究结果显示,久坐与胆囊病变的风险呈正相关。所以,定期运动对胆结石有预防作用,不但可以控制体重,还可以改善与肥胖和胆固醇结石相关的脂质代谢、胆固醇代谢等代谢异常。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脂肪酸依赖的胆囊粘蛋白分泌过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促进胆囊排空,减少结石的生成。
3.控制好血糖和血脂水平
糖尿病患者体内通常含有高水平的脂肪酸,称为甘油三酯,这些脂肪酸可能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而高脂血症不仅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还与胆结石的形成,尤其是胆固醇胆囊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所以,控制好血糖和血脂水平同样是胆囊健康的基石。
4.保持良好的肠道功能
由于胆汁中存在复杂的微生物系统,胆结石的发生与菌群的异常也有关联。在胆汁形成的所有阶段,胃肠道和胆道的微生物群都参与其中,包括调节胆汁酸的脂质代谢、胆固醇代谢、生物转化和肝肠循环等。研究表明,微生物可以通过迁移从十二指肠进入胆道系统,并通过血液播散到肝脏,再扩散到胆汁。在胆汁中,微生物作为成核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出现菌群失衡或异常就会促进胆结石的形成。保持肠道功能健康,建议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并控制糖分和精加工食品的摄入;适当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益生菌可通过饮食或益生菌补充剂摄入,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元是一类能促进益生菌生长的膳食成分,如乳果寡糖、菊糖等;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压力和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肠道健康,可通过冥想、运动等方法来缓解压力。
综上可知,胆结石这种疾病通过合理膳食、定期运动、规律作息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当出现胆结石的相关症状(如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上腹部胀气和不适感、发热伴黄疸等)时,建议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尽早对症治疗。
(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汪栋)
热点专题
高尿酸盯上年轻人,饮食需注意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年轻化趋势。《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
“无糖月饼”都是健康的味道?
中秋佳节临近,种类繁多、口味甜软的月饼又上市了。作为传统美食,传统的月饼往往含糖和脂肪偏高,普通人吃多了容易变胖,糖尿病人吃了影响血糖。所以无糖月饼作为一种自带健康光环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王霞提醒,无糖...
粉丝制品当饭吃,到底有何危害?
最近有一条热搜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说绿豆粉丝的包装上有小字写着:不宜空腹食用。粉丝真的不能空腹吃?很多网友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我吃了粉丝煲总是不舒服;怪不得把粉丝当饭吃之后,觉得胃堵、胃胀、胃酸……各种难受。 有网友说,最奇怪的是,不...
吃荔枝后开车会测出酒驾吗?
原标题:中新真探:吃荔枝后开车会测出酒驾吗? 成熟荔枝容易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另外,高糖食物与口腔细菌结合也会生成酒精、乙酸等物质。但吃荔枝产生的酒精含量很少,残留在口腔的酒精一般十几分钟就会消散,血检也不会检出酒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