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友情提示:真牙假牙 每天都要“洗刷刷”
2023年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相关活动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关爱老年口腔,乐享健康生活”。对此,中食智库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修复科硕士生导师冯剑桥教授友情提示说,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不管是半岁大的婴儿,还是年逾花甲的老人,都要终生爱护牙齿,维护良好的口腔环境。
以老年朋友为例,无论是口腔内的种植牙、固定牙齿、活动牙齿,亦或所剩无几的残冠残根,都必须清洁养护,尽量让老爸老妈们晚年吃得香,睡得好。
冯剑桥指出,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龋病和牙周疾病容易危害全身健康,降低生命质量。而全身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肾病、糖尿病都与牙周疾病密切相关,相互纠缠。因此,做好日常口腔健康护理,积极纠正全身性疾病,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早晚刷牙,选准洁齿工具
冯剑桥强调,老年人只要口内还有牙齿,就应每天早晚坚持刷牙,其中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时不可大力横刷,以免形成楔状缺损,损伤牙齿和牙龈。老年人需根据自身牙缝大小而选用清洁工具。牙龈萎缩不明显者,可选用牙线;牙龈萎缩严重、有明显牙缝者,可选用牙间隙刷,并依据牙缝大小选择不同型号,使用时不要勉强进入,以免伤及牙龈,手动牙刷还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而现代的冲牙器、电动牙刷有时刷得更彻底,对牙齿清洁更有利。
假牙亦需要每天彻底清洁
冯剑桥提示,无论种植牙、固定假牙或者活动假牙,都和天然牙一样,需要每天需要认真“打扫”。种植牙和传统固定假牙不能进行摘戴,周围可能存留食物残渣及细菌,需要刷牙并配合应用牙间隙刷和冲牙器等。而活动假牙则需要在每餐后摘下清洗,用软毛刷或专用清洁刷清理干净。睡前应摘下活动假牙浸泡在冷水中,或用假牙清洁剂浸泡,第二天早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戴上。
残牙也要坚持仔细刷
冯剑桥指出,老年人牙齿虽然残缺不全,除了抓紧时间积极修复外,即便在无牙期间,其口腔环境依然还在,更需要加大口腔“环保”力度。首先,不刷牙很容易引发口臭,感冒生病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其次,老人刷牙,刷的不仅仅是“牙”,而且对整个口腔和呼吸道也都是一场“大扫除”。有数据表明,正常人口腔中有数以万计的细菌,漱一次口可减少15%—25%,刷一次牙可减少70%。刷牙时,牙刷刺激牙龈、牙槽骨,可使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增强,有益于保持呼吸道的纯净。
局部用氟,预防根面龋
冯剑桥介绍,老年人多有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等问题,由于唾液分泌显著变少、清洁不到位,牙根处容易形成龋病,即根面龋,这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预防根面龋可采取局部用氟方法,如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到医院接受牙齿涂氟,及时充填等;同时,要注重合理膳食,控制甜食摄入总量和频率,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不给细菌在口腔内滋生的机会。
关注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
虽然原因复杂,但牙周疾病始终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诱因。如果洁齿不到位,就会有牙菌斑大量堆积,久而久之,极易造成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异常情况,最终使牙齿脱落。冯剑桥告诫,如果老年人表现出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与移位等症状,需提高警惕,及时就诊,积极铲除牙周病滋生的“土壤”。
无法保留的牙齿,该拔就拔
冯剑桥建议,老年人如果有无法保留的牙齿,应该及时拔除,如残留的牙冠、牙根,或者已经严重松动、根尖病变较大的牙齿,不建议勉强“留任”,以免干扰和破坏整体的口腔基本功能,甚至酿成全身感染。而在拔牙2—3个月后要及时修复,尽量维持和恢复牙列的完整。修复缺失牙的方法主要有活动修复、固定修复、种植修复等手段,符合即拔即种适应症的缺失牙甚至可以两个月就可以“失而复得”。
定期口腔检查,每年至少洁牙一次
冯剑桥指出,老年人年老体弱,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高、发展速度快、自我修复能力差。因此,老年人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两三次口腔健康检查,并提倡每年洁牙一至两次,有利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杜绝口腔黏膜刺激,防范口腔癌
冯剑桥告诫,老年是口腔黏膜病的高发年龄,应格外留意口腔黏膜变化,当发现口腔内有两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黏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等异常征象后,要及时看医生。同时,口腔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嗜好,容易形成口腔白斑,乃至口腔癌。因此需防患未然,戒除烟酒,不嚼槟榔。
最后,冯剑桥总结说,口腔疾病往往是全身疾病的“晴雨表”,有经验的医生能从“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寻根溯源”;而患者在家中做的任何保健都可能“防患于未然”。
(衣晓峰 王佳旭 高伟)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赵钰 审核:王金臣
热点专题
高尿酸盯上年轻人,饮食需注意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年轻化趋势。《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
“无糖月饼”都是健康的味道?
中秋佳节临近,种类繁多、口味甜软的月饼又上市了。作为传统美食,传统的月饼往往含糖和脂肪偏高,普通人吃多了容易变胖,糖尿病人吃了影响血糖。所以无糖月饼作为一种自带健康光环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王霞提醒,无糖...
粉丝制品当饭吃,到底有何危害?
最近有一条热搜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说绿豆粉丝的包装上有小字写着:不宜空腹食用。粉丝真的不能空腹吃?很多网友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我吃了粉丝煲总是不舒服;怪不得把粉丝当饭吃之后,觉得胃堵、胃胀、胃酸……各种难受。 有网友说,最奇怪的是,不...
吃荔枝后开车会测出酒驾吗?
原标题:中新真探:吃荔枝后开车会测出酒驾吗? 成熟荔枝容易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另外,高糖食物与口腔细菌结合也会生成酒精、乙酸等物质。但吃荔枝产生的酒精含量很少,残留在口腔的酒精一般十几分钟就会消散,血检也不会检出酒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