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中食融媒 中食舆情
打假治敲监督电话:010-63272076
打假治敲监督电话:010-63272076
3月26日,2023中国城市品牌突破发展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以“换道超车:中国城市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化突围”为主题,通过“世界、声音、现场、围炉 ”四大板块,破解品牌痛点、难点、重点,携手城市突破、突围、突显。 美食,是一座城...

2023-03-25 10:34:58

春风不解意,三月桃花寄。阳春煦暖时节,草长莺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风拂面,岸边挂满了碧绿的杨柳枝条,随风摇曳。河面碧波荡漾,活泼的鱼儿欢快地在水中觅食嬉戏。 唐人张志和《渔歌子》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桃花盛开的春天...

2023-03-24 05:00:00

宋代盛行点茶,茶事成为一项高雅的艺术活动。这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了空前的高度,《大观茶论》中有精辟总结:“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造其极”既体现在点茶之“茶”上,又体现在点茶之“技”上。“茶” 宋代点茶的...

2023-03-23 05:00:00

果脯区别于蜜饯,北京人习惯把含水分低并不带汁的称为果脯,例如苹果脯、梨脯、杏脯、桃脯、沙果脯、香果脯、海棠脯、金丝蜜枣脯、青梅脯、红果脯等。这些果脯是把原料经过处理、糖煮后干燥而成,其色泽有棕色、金黄色或琥珀色,鲜亮透明,表面干燥,稍有...

2023-03-23 04:00:00

一场春雨过后,百草之芽迸土而出,仿佛一夜之间就覆满了旷野。拎着小筐走在无边的嫩绿里,采了春芽儿一咬,顿时齿颊生香,整个人都舒爽起来。 幼年时我吃得最多的芽菜,当属荠菜。呼朋引伴去到田间地头,在沟沟洼洼里寻到荠菜,用小铲连根儿挖出来,但...

2023-03-17 04:00:00

春雷响,万物长。 一声雷响,蛰伏在地里的春笋纷纷冒头。笋作为味冠素食的山珍,受到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追捧,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北宋的苏轼。 苏轼到底有多爱吃笋呢?他的很多诗词中都有提到笋,能让我们窥探一二。家乡的苦笋是他魂牵梦绕的,他曾写诗...

2023-03-17 04:00:00

“打脸”,是近年来的流行词,形容预判或所下结论与实际情况相悖,或者被予以回击。 如果联系一个成语故事,“曲突徙薪”大概比较合适。《汉书·霍光传》:“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2023-03-14 06:00:00

历历在目。没有说历历在鼻的。 气息和味道,微妙地存留在记忆里,却无法记录。 小时候北方人家里常喝的,无非是绿茶或者花茶,柔嫩细碎,并不浓酽。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姥爷过来小住,大玻璃茶杯里出现了另一种茶叶,巨大厚实的叶片占据了半杯的...

2023-03-14 04:00:00

记得20世纪90年代有一首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曲《冰糖葫芦》:“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以前在北方,隆冬时节几乎随处可见推着车走街串巷叫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孩子们裹着肥厚的棉袄,穿过灰砖青瓦...

2023-03-10 04:00:00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绿茶作为我国茶叶市场的主要茶类,也有多个品种的制作技艺入...

2023-03-09 04:00:00

  • 1
  • 2
  • 3
  • 4
  • 5
  • 6
  • 15

热点专题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