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抑制率法”保障农产品安全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而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为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在蔬菜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科学工作者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目前市面上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成熟的快速检测技术是酶抑制率法。
2001年,原农业部发布了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行业标准(NY/T 448-2001),2003年,原卫生部又颁布了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国家标准方法(GB/T 5009.199-2003),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了蔬菜中敌百虫、丙溴磷、灭多威、克百威、敌敌畏残留的快速检测(KJ201710)。农业部、卫生部、食药总局发布的三个关于农药残留的标准检测方法均是酶抑制率法,而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采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
酶抑制率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法规认可的农药残留快速测定的主流技术,1993年,广东达元绿洲食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安科技”)的卢新成功研制了农残速测卡并投入市场,从此以后,利用此技术生产的各种速测卡、速测仪不但使用方便、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而且检测范围广、价格实惠,在业内得到普遍认可。
我国果蔬流通快,生产中农药使用种类多,为实现快速、准确、方便地检测多种农药残留,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2018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主任王静教授就提出了未来的快速检测方法应该朝着高灵敏度、低成本、方便、快捷、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近一两年来,随着行业内的荧光、电化学、拉曼光谱、微流控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即将进入一个更加蓬勃发展的时期。
(周敬)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