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收款码转为商户码 街边小贩怎么办?

2021-12-01 09:10:00 中国食品报

  日前一则“个人收款码新规”引起市场多方关注,更引发大众层面的热议。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个人收款码用于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将在2022年3月1日起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特约商户收款条码。消息一出,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当属街边摆摊卖菜、卖烤红薯的小商小贩。个人收款码还能否用于经营收款?这一规定对消费者将带来哪些影响?

收款码新规引发热议

  如果不是恰好被前来购物的顾客问起,张女士压根不知道,自己贴在门上的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之后都不能再用了”。她和丈夫一同经营着一家便民超市,店铺毗邻马路,身后又有两个居民小区,生意一向不错。和周边的很多商户一样,他们习惯通过个人收款码而不是商户收款码进行收款,因为前者“既方便又省钱”。然而,张女士大概还是要回归曾经被她弃用的商户收款码。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公开表示,“微信支付宝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收款”的说法系误读。使用“码牌”或者打印封装的二维码的商户,需要向收款服务机构(如微信、支付宝等)申请转为商用收款码,但消费者日常支付体验和感受不会受到影响。同时,人民银行有关人士还打了个比方:如果消费者在早点摊购买煎饼果子习惯用手机支付,仍然可以用扫码等方式付款,没有任何变化。如果卖菜的商贩此前就已经使用经营收款码收款,也不受任何影响。

  “不是微信、支付宝的收款码不能用,是指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具有明显经营特征的收款行为。也就是说,从事金额比较大、交易频繁的经营活动,应申请成为特约商户并使用商户收款码,不能再使用个人收款码进行收款。”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个人码为何不能继续商用?事实上,个人收款码目前已经是微信和支付宝的内置模块,用户无须特别申请步骤就能直接使用,很多小商贩自行将个人收款码打印出来使用。商户收款码的开通则需要上传一些申请资料,由支付机构核实后开通。

  从时间轴来看,个人收款码在2017—2018年二维码支付快速普及阶段增长迅速。到了2019年,二维码支付市场趋于饱和,增速放缓,收单服务商开始大力推进对中长尾商户的收单服务,使其从个人码收款商户转变为二维码收单商户,在收款服务之上叠加其他数字化服务。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其商业逻辑的转变在于,通过个人码向商户码的转变,为商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增加与用户的服务连接点。例如,餐饮商户进驻后,支付机构所属线上平台方会将线上流量导流转化为外卖订单等模式,商家获得了更多销售额,支付机构同样增加了更多服务费用收入。

  但对一些“家庭作坊”式的小商户来说,他们只需要线上收款的便利,而不需要其他营销成本的增加,因此用个人码作为商业收款的真实场景也是普遍存在的。

  在北京市东城区、丰台区,多位街边流动小吃、街边早餐店、社区早市的商户目前用的收款码是微信、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收款没有费率,收钱后提现的费率在0.1%。”有商户表示,因为平时收款不多,每月流水在几千块钱左右,收到的钱就存在支付宝或者微信中,平时消费、转账、进货都可使用。

  一位街边便民超市的老板表示,曾经使用过个人收款码,但随着超市日常流水量增加,改为了使用小微商户收款码,费率在0.38%,隔天到账。与个人收款码相比,商户收款码的好处是,消费者可以采用零钱、信用卡等多种支付方式。

“明显经营特征”如何界定

  “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商用”误读被澄清后,人们关注的焦点转为个人收款码是否还可商用以及卖烤红薯、卖糖葫芦等街边小贩能否获得商户收款码。“卖菜的大爷大妈是每次收钱都必须掏出手机重新找出二维码吗,这还怎么做生意?”“对于小商小贩,是不是要用回纸币了?”

  央行表示,此前一些商户收款使用“码牌”或者打印封装的二维码,此类“个人静态收款条码”收款安全性较低,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需要向收款服务机构(如微信、支付宝等)申请转为商用收款码。根据《通知》规定,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为其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并参照执行特约商户有关管理规定,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但由于大部分街边小贩并不具备营业执照等信息,是无法申请商户收款码的。因此,如何界定“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成为争议焦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表示,“以煎饼果子为例,交易频繁、金额也相对处于某一个区间,很明显它属于经营性质,但这类个体工商户需不需要去申请这个商户付款码呢?目前来看,这批用户暂时不需要申领。但政策过渡期结束后,按央行相关规定,应该是需要的。”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于孝建表示,从目前来看,对小微商户来说,如果是小额、非高频交易,个人收款码可能暂时不受影响,但大额、高频支付可能会受到影响。具体还要看政策的进一步解读和推进。

  黄大智补充说,明显经营活动特征认定标准很大程度上由大数据分析得出。但可以明确的是,个人收款具备偶发性、不频繁、金额不确定的特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对此表示:“从以往行业实践看,较大型的规范商家一般选择使用商家收款码,而路边煎饼摊等小微商户和个体经营者可能选择个人收款码。”

  对此,央行表示,哪些用户属于“具有明显经营特征”,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标准。

  一位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从业人士透露,对于明显经营特征的界定,此前相关部门曾在内部征求意见,“当时是按照日交易笔数和金额来确定,日累计收款超10笔,金额在100—200元左右。”其认为,由于《通知》本身是为了解决赌博、跑分等问题,而从个人码到商户码,其实是有成本变化的。“沿街乞讨、街头卖艺表演、卖红薯都不可能符合商户的特征,建议把标准抬高,比如日交易金额上升到1500—2000元左右,这种标准一般来讲既可以避免赌博跑分平台,又可以保障大部分街边小贩的权益,关键就在于这个标准的确定。”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街边小贩只是商品售卖者的一种具体类型,而条码类型的认定与店铺的经营形态关联不大,而是主要关注其交易频次等是否具有经营特征。只要具备经营特征,后续就需要按照文件进行规范。

  一位第三方支付从业人士认为,从央行《通知》来看,本来是希望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等合力辨别用户的经营活动,进而根据用户行为类型,相应的提供个人码和商户码服务。将无背景的交易纳入可以判定为存在经营活动的有背景交易中,将交易性质从转账变成消费。“这并不容易,交易频次、额度、位置等信息都可以辅助判断一个个体是否存在经营活动,但并不能百分之百准确。”

  并且,不同支付机构之间判定“经营活动”的标准如果不统一,可能将在商业层面引发为了争夺客户的“竞次”行为。而如果自上而下统一标准,则需要细致的监管与市场之间充分沟通讨论,确保标准是普遍公正且可行的。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也表示,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技术上实现区分个人收款码和商户收款码,比如小商贩可以在微信支付宝里面申请商户码,登记一些基本信息等,具体怎么操作还有待政策细则进一步明确。

数字人民币能否破局

  为什么小微商户多使用个人收款码进行经营性活动?黄大智分析,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小微商户缺乏正规的营业执照和营业地点,因此这批用户选择申领条件较为宽松的个人收款码。

  此外,二维码种类的费率差异也是一部分原因。个人码除了开通方便,早年间甚至提现都是免费,直到2016年两大支付巨头微信和支付宝才先后宣布提现收取手续费。按目前标准,除了一定的免费提现额度,两家的提现服务费为0.1%。而商户码的收款服务费,以微信为例,其小微商户优惠费率0.38%的活动持续到今年年底,非小微商户的官方定价为0.6%。即使以较为优惠的0.38%来看,小商贩的个人码转为商户码后,可能也要多支付0.28个百分点的费用。

  而人民银行有关人士称,“收款服务机构有义务免费为商户提供商用收款码,商户只需要提供必要的身份核实信息。”支付机构提供商用收款码的目的在于增加其服务附加值,增进机构的支付业务收入。如果实行“免费”,商业可持续性或将受到考验。

  上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确实会有这个问题”,但还没有可以披露的解决方案。

  在东城区的一家早餐店里,店主表示微信和支付宝的个人收款提现手续费在0.1%,但平时微信和支付宝的收款都有积分,若有提现需要就用积分兑换抵扣手续费,这样下来基本没有提现成本。最近注意到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的新闻,但他并没有太大担忧,如果以后要换码收更高的手续费,就改用数字人民币的形式收款。

  在手续费方面,目前还在试点推广期的数字人民币确实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据了解,当前线下实体商户经营者在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时,可以下载数字人民币钱包用于收款,不仅零费率,而且可以实时到账,收到的钱款放在数字人民币钱包里可以作为直接使用,如果兑回银行账户,也没有手续费。但是在转账限额方面,数字人民币钱包按照实名程度的强弱设置了不同的限额,在弱实名钱包里,单笔、日均和累计的支付限额普遍低于微信、支付宝。

  安全与便捷一直是银行与非银机构支付产品的平衡木游戏,在未来,走出测试阶段的数字人民币或将有更强的场景适应性。随着接入数字人民币的银行机构越来越多,各家银行在其业务覆盖地区推广数字人民币的力度持续加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微商户在支付工具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大的空间。

(韩松妍 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1年12月1日02版)

(责编:韩松妍)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