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深入探索“食药同源”

2022-09-12 03:00:00 中国食品报

  今年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谢明勇将他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落户”到了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共青城食疗食品制造基地。这里,距他从教的南昌大学食品学院车程80余公里。

  “我们学术团队与本土地方企业长期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主要致力于促进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的结合,依据‘食药同源’标准,将现代食品制造工艺和制药工艺技术融入产品研发,以企业需求和食疗产业健康发展为导向,助推健康中国战略和大食物观背景下我国食疗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说。

  在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一组由电气控制箱和各种金属管路、阀门、玻璃器皿等构成的复杂机器引人注目,“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酵解装置,可以帮助我们观测、探索各种食物、活性或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的消化与酵解情况。”实验室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胡婕伦博士说。

  据胡婕伦介绍,江西目前还有大量“食药同源”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为了能有效开发这些资源,她和同事们一起围绕江西特色“食药同源”食材,如车前子、青钱柳等中的活性多糖及其健康产品开发开展了研究,结合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开发出系列改善胃肠道健康新产品,成功进入市场,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了江西“食药同源”食材的有效开发利用,助力地方经济建设。

  南酸枣树是广泛生长在江西丘陵的一种落叶乔木,果实甜酸,既可生食、酿酒,也可加工成酸枣糕。2017年,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研究团队与江西省崇义县的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启动了“南酸枣优质品种选育和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项目组针对南酸枣野生品种品质差、加工技术和装备落后、皮渣和果核浪费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品种选育、成分研究、关键加工技术和装备研发、副产物综合利用等研究,创建了南酸枣果园基地和种质资源库,改良优化了南酸枣生产工艺技术,研制了第二代高效南酸枣剥皮机、选果机、肉核分离机及相应配套设备,有力推动了南酸枣从“一颗野生果子”发展到“一个上亿产业”,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国是全球果蔬原料生产大国,加工率却不及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每年新鲜果蔬腐败损耗率高达30%以上。寻求先进的果蔬精深加工技术,提高果蔬产品加工率,开发营养健康新产品,成为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研究团队的重要攻关方向。经过反复论证,他们突破技术瓶颈,把益生菌发酵技术引入果蔬现代加工领域,开发了果蔬益生菌发酵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体系,掌握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果蔬发酵菌种及其菌剂制备等核心技术,实现了果蔬益生菌发酵关键技术产业化的重大突破。

  (胡晓军 王洋)

 

  《中国食品报》(2022年09月12日06版)

  (责编:杨晓晶)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