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笔下的雅趣秋日 (一)

2022-09-16 06:00:00 中国食品报

  宋人刘翰有诗云:“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炎炎暑热已然远去,浓浓秋意随着温柔的秋风扑面而来。

  秋色在万物之间弥漫开来,仿佛是挥洒在天地间的一幅幅唯美画卷。正如苏轼所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此时天高气爽,蔬肥果熟,身心俱惬,只有在这个季节,山川才能得到大自然最为慷慨的色彩馈赠。

  而在古人笔下,秋日不仅充满着诗情画意,更是活动繁忙的时节。无论是贴秋膘、插茱萸、采黄花,还是秋社庆丰、饮酒品蟹、登高远眺……无一不透着雅趣。

秋日喜雨庆丰收

  在古人眼中,秋天是大地回馈人们辛勤耕耘的季节,秋天一到,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万物进入从生长到成熟的转折期。

  古人以天象变化来划分四季,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皆为季节的起源,秋季以“立秋”为始点。《历书》道:“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尔雅》有:“秋为收成。”《说文解字》讲:“秋,禾谷熟也。”皆指禾谷成熟,人间收获,是为秋。

  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秋雨的重视程度非常高。“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立秋后降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忽视不得,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秋雨过后,庄稼开始成熟。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将成熟的农作物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屋顶进行架晒、挂晒。这种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渐沿袭下来,遂有了诗意般的称谓——晒秋。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秋日田园杂兴》中写道:“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这首诗道出了农民晒秋的心情:秋雨之曲固然悦耳,但却不要奏响在晒谷之时。只盼晴空万里,新谷早日入仓。

  晒秋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而丰收的喜悦则是南北一致的。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这是题写在宋代画家马远《踏歌图》上的一首诗。《踏歌图》是马远的传世名作,在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田垅溪桥,木竹掩映,几位老农边歌边舞于垅上,气氛欢快、清朗,表达着“丰年人乐业”的意境。

  这正是从古至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收时节,五谷丰登,这一天用来祭祀土地神的牲畜,比春天还要丰盛。那些食物在祭祀完成之后,全部被分给邻居和亲戚。南北朝典籍《荆楚岁时记》记载:“秋分以牲祠社,其供帐,盛于仲春之月。社之余胙,悉贡馈乡里,周于族。”

  这就是“秋社”——古代百姓庆祝丰收的狂欢节,起源于先秦,兴盛于唐宋。

  《孝经·援神契》里说:“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而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传说共工主管水利,共工的儿子句龙,在洪水暴发之时,引导百姓在高地土丘上建筑房屋、开垦荒地,以抗洪水。每25户为一社,这是“社”字的最早来源。句龙死后,被人们奉为社神,东晋以后,称为土地神,每逢社日,人们便来祭祀。春社是祈求土地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而秋社则是报答感谢土地神的,类似于还愿。

  因为是丰收后的庆典,因此秋社日这天人们尽情地享受秋收后的快乐,节日场面异常隆重、热闹。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饭上,谓之‘社饭’。”这是达官贵人的社饭,品类多样,单单是那羊肉,在宋朝已经价格不菲。而民间的社饭,大概就是真正的稻米饭,“鹅湖山下稻粱肥”。关于社饭,清朝有一位官员还特意写了一首诗:“五戊经过春日长,治聋酒好漫沽尝。万家午后炊烟起,白米青蒿社饭香。”至今,湖北、广西、重庆等地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依然有吃社饭的传统,做法不一,或蒸或煮,风味迥异,食材有糯米、籼米、青蒿、胡葱、腊肉、地米菜、腊豆干丁、血粑、酸菜等。

  除了社饭,秋社还有社肉。在祭祀社神的地方,会有一个身强力壮、为人正派的年轻人,为乡亲们切割祭祀之后的牲畜。宋代胡宿《田舍》诗云:“农家秋物成,腰镰刈新谷。得食鸡豚肥,饱霜梨栗熟。牧童唱田歌,孺子宰社肉。”唐代诗人刘言史在《嘉兴社日》中也说:“今年社日分馀肉,不值陈平又不均。”分食社肉,固然是因为肉类是古人珍贵的食物,更是带着温度的祝福。“醉归怀余肉,霑遗徧诸孙”。南宋诗人陆游还会把社肉放入怀中,带回家给他的孙儿们吃。作为士大夫,陆游当然不会吃不起肉。只是在这个秋社,他不再是大诗人,跟千千万万的农家爷爷一样,给馋嘴的孙儿带点社肉,祝愿他们健康成长。

  这一天,人们还做社糕、喝社酒。社糕一种是面食,社酒是自家酿的纯粮食酒。宋代李若川曾写《村社歌》:“人淳礼简酒无数,歌笑喧阗日将暮。”欢声笑语、酒酣人醉,唱的是淳朴的歌,日暮时分,“家家扶得醉人归”。就连南宋学者朱熹都被丰收的酒、快乐的酒感染了:“我惭里居氓,十载劳驱驰。今朝幸休闲,追逐聊嘻嘻。”他在社日喝多了酒,与朋友们追逐打闹,彻底放松了下来。

  写社酒的古诗不胜枚举,极具代表性的是宋人张耒的《田家三首》(其一):“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在这个秋社之日,村里的乡邻们欢聚在一起。老大爷杀牛,老大妈做菜,大姐头上插着花,抱着孩子回来了,走不动路的老人家也拄着拐棍过来了。大家从早上喝到晚上,露着大腿,拽着胳膊,醉态尽显,却还是不忍散席。在这个热闹的场景之中,诗人突然跳出来,对读者诸君念叨了一句,请千万不要笑话他们啊。上一年是灾年,老百姓好不容易熬过来了,现在赶上这个丰收之年,就让他们痛痛快快喝一场吧。

秋羊肥满可贴膘

  经历了一个夏天,很多人的体重都会较立夏时更轻一些。古代北方民间有立秋悬秤称人的习俗,以结果作为对身体健康的评判。清代文人顾禄所著《清嘉录》载:“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古时,立夏、立秋称人,不似今天的求精准,重在求吉。体重数就高不就低,秤砣只能往外打。讲究的司称人还会边称边说些吉祥话。比如祝老人“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祝小孩“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等。

  若体重比立夏时轻了,就需要进补。“以肉贴膘”实际是对健康有益的事儿。

  肉食是古人饮食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主要是饲养的家畜、家禽肉以及猎取的动物。尤其是羊肉,在唐宋时期成为“贴秋膘”的主角。

  《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性温,味甘,益气补虚。”秋羊肥满,此时不光好吃,还自带一层食补的光环。北方的秋天吃羊肉,只有围着炉子大口吃肉的爽快,那些阴郁统统被抛到九霄云外。

  古人爱吃羊肉,爱到珍之重之地写下传世书法。五代时期的杨凝式是一位书法高手,某一秋日,他午睡醒来,肚中空空,刚好朋友送来一盘肥羊和韭菜花。可能是这份“外卖”太及时,抑或是秋天的小肥羊配韭菜花实在太好吃,杨凝式吃完大为感动,以至一向写草书的他用行楷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封感谢信,也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五大行书的《韭花帖》:“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凝式状。”

  现代美食家汪曾祺对《韭花帖》也非常感兴趣,称其“读之如今人语,至为亲切”。“羜”是出生5个月的小羊,汪曾祺认为,杨凝式吃的未必真是5个月大的羊羔,可能是用典《诗经·小雅·伐木》中的“既有肥羜”。但杨凝式秋天吃羊肉,是肯定的了。

  古人秋日流行烧烤。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写道:“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讲述的就是士兵们在军营里烤肉的场景。

  汉代画像石《庖厨图》记载了古人烤肉的过程:从切肉、穿串到烤肉,每个步骤分工明确,有专人负责。另外,图中的烧烤叉、烤炉等烧烤工具,与现代相差无几。

  在种类上,烧烤的食材也是丰富多样。南宋《梦粱录》记载,南宋人烧烤,光是烤肉的食材就有十几种,除了常见的牛、羊、猪、鸡,还有鹿肚、牛肝、蝉等。并且手法也是相当讲究,如捣炙法、衔炙法、范炙等,针对不同食材采用不同的烤法,充分发挥食材最原始的美味。

  古人不仅烤得一手好肉,还吃得十分讲究。《礼记·曲礼上》进食之礼中的“毋嘬炙”提醒人们吃烤肉时,不要大块吞咽,要在“俎”上切成小块进食,既不会烫伤,也能细品出其中的美味。

  (王宁 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2年09月16日06版)

  (责编:王 宁)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