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部分出口大米征收20%出口税,或将动摇国际米价

我国大米市场价格所受影响微乎其微

2022-09-27 08:54:37 中国食品报

  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冲突、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及发达经济体调整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粮价高位震荡,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许多低收入国家陷入“买不起粮”“无粮可买”的双重困境。近日,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宣布对大米征收出口关税,再度导致世界大米市场发生变化。此举对全球粮食市场意味着什么?是否会影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

全球大米涨价预期再起

  全球综合数据资料库Statist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主要大米出口国为印度、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和美国。印度政府日前宣布,自9月9日起,对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征收20%出口税,并禁止碎米出口。无独有偶,越南大米出口价格持续上涨,较9月初上涨约30美元/吨;泰国、越南和缅甸等国在当地时间9月8—11日将5%碎米的价格每吨提高20美元左右。另据日媒报道,越南和泰国可能将大米出口价格提高约20%。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此举将推高粮食价格并加剧全球通胀。

  印度农业部称,今年印度主要产粮邦受气候影响,稻米种植面积减少了13%,从上年同期的2670万公顷减至2310万公顷以上。与此同时,印度国内谷物通胀严重。印度中央统计局数据,8月份印度CPI从7月份的6.71%涨至7%,结束3个月的下降趋势。其中,谷物及其产品价格上涨9.57%。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教授阿肖克·古拉蒂(Ashok Gulati)表示,出口限制将“有助于抑制国内谷物通胀”。

  一家全球贸易公司驻孟买的经销商透露,印度一直是最便宜的大米供应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尼日利亚、贝宁和喀麦隆等非洲国家免受小麦和玉米价格上涨的影响。但征收出口税后,“由于印度大米出口量占全球的40%,有可能会推动国际市场上大米价格的上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

  印度国内担忧,此举会影响到印度大米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印度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BV Krishna Rao说:“现在征收出口税的品种约占印度非巴斯马蒂大米出货量的60%。这一限制将使竞争对手泰国和越南受益,它们正在合作支撑大米价格。”

  中国是印度碎米的最大买家,主要将其用作动物饲料以及制作葡萄酒等。印度此次禁止碎米出口,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碎米供应?在李国祥看来,“中国完全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或者用其他东西作饲料,印度碎米替代性较强。”

国内市场影响较小

  在当前的背景下,未来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会不会继续上涨?对中国粮食市场又会产生哪些影响?专家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此举可能会改变全球大米贸易的格局,价格或出现小幅度上涨,但从中长期看,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彭超分析,大米市场相对独立于其他粮食市场。“大米主要是作为口粮来消费,加工链条相对较短;同时受饮食习惯影响,大米口粮需求总体变化不大;另外,稻谷受营养指标、能值等制约,一般也不具备大量用于饲料的潜力。”从2021年情况看,全球大米产量5.21亿吨,贸易量为5150万吨,贸易约占产量的9.9%。同期,小麦贸易量超过1.92亿吨,占产量的24.7%,玉米贸易量接近1.81亿吨,占产量的15%。无论从贸易体量上还是从占生产量比重上看,大米贸易量都不大。大米主要生产国、消费国以亚洲国家为主,亚洲国家大米基本能够保持自给,进口量较少。以进口量较大的菲律宾为例,2021年该国进口量达300万吨,对外依存度也仅为18.8%。因此,大米进口国对国际大米价格波动普遍具有一定承受力。

  彭超认为,国际市场具备抵御大米价格暴涨的产量、库存基础以及相应的汇率环境。当前,全球大米库存保持高位、主产国产量预期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预测,2021/2022年度全球大米产量5.20亿吨,虽然产量比上年减少0.2%,但是期末库存仍然保持1.92亿吨的高位,库存消费比达到36.4%。根据各主要国际机构预测,东南亚、南亚主产国产量预期增长,预计印度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3亿吨,巴基斯坦、泰国、缅甸等地产量预计普遍增加。另外,自2021年以来泰铢持续贬值,因此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米价格依然承受下跌压力。

  “大米价格的上涨,对于低收入缺粮国家来说,经济负担会加重,生存也会更加艰难。”李国祥说,但我国大米供给相对过剩,印度此举不会影响我国大米的供给结构,对我国大米价格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大米进口国,但2021年也只进口了496万吨,仅占总产量约3.4%。而且,我国大米进口来源集中度并不高。”彭超分析,从生产端来看,我国大米市场稳定,具备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政策保障。稻谷产量自2011年起一直维持在4000亿斤以上,近年来连续获得丰收,2021年产量达4257亿斤。国家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近期中央财政还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为保证农民种粮收益,202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全面上调,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分别为每50公斤124元、129元、131元,较上年分别提高2元、1元、1元。国家还开展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集成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打造一批优质食味稻和专用加工早稻的粮食示范基地。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保证了种粮农民积极性;除了粮食进出口调控机制外,还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和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等政策。以上相关措施吞吐调节、互为补充,为稻米市场稳定提供了环境,筑牢了根基。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这些年我们一直重视粮食安全,强调‘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上’‘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一些粮食的进口只是调剂余缺,对我们虽然也会产生影响,但影响不是太大。再加上我们还有储备粮制度,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中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韩松妍 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2年09月27日02版)

  (责编:韩松妍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