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十九个百分点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一亿亩
2022-09-28 10:24:43 中国食品报

  本报讯 (记者顾雨霏)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年来,我国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能力持续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融合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就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司长郑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交通、能源、水利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有力地支撑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群众民生福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关心农村饮水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要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各项工作,加大力度组织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累计完成农村供水工程投资4667亿元,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13亿元,农村供水工程在我国广大农村相继全面建成并发挥效益,解决了2.8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升了3.4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特别是我国全面解决了17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妥善解决了975万农村人口饮水型氟超标和120万农村人口苦咸水改水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明传介绍,目前,我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较2012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供水工程827万处,可服务供水人口达9亿人,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无论是边疆牧民,还是深山群众,都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吃水靠肩挑背驮的局面,许多农牧民群众生活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劣质水到优质水的重大进步。同时,农村供水保障的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等‘三个责任’已全面落实,有力促进了工程长效稳定发挥效益。”李明传说。

  夏汛冬枯、北缺南丰,特殊的水情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为繁重、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李明传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多个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累计下达水利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8320亿元,重点支持了大中型水库、大型灌区、重要堤防、蓄滞洪区等工程建设,有力促进了防汛抗旱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在供水灌溉方面,建设了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54处、一批大型供水水库以及大型灌区,加快推进已有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1亿亩。

  “防汛抗旱基础设施体系的提升完善,在抵御洪涝和干旱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来,我国七大江河都发生过流域性洪水或流域性较大洪水,但通过采取水库蓄水、堤防挡水、蓄滞洪区分水、骨干通道排水等措施,有效抵御了洪涝灾害;多个流域曾发生过严重干旱,但城乡居民饮水和粮食灌溉用水得到了有效保障,全国粮食产量到2021年已连续7年保持在6500亿公斤以上。”李明传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的防汛抗旱基础设施,有力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食品报》(2022年09月28日01版)

  (责编:顾雨霏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