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母乳奥秘 以科技构筑产业发展软实力

2022年中国乳业科技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生命早期营养与健康暨第四届母乳研究高峰论坛召开

2022-11-25 18:34:20 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记者 王 薇

  生命早期1000天不仅是人体发育的机遇窗口期,同时也是影响一生健康的营养调控关键期。提升母婴健康水平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开展母乳和生命早期营养研究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特殊意义。近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支持的2022年中国乳业科技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生命早期营养与健康暨第四届母乳研究高峰论坛,在北京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作为我国母乳研究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此次会议聚焦母乳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汇聚了我国食品与母乳研究领域的院士专家,深入探讨母乳研究领域前沿进展、产业发展新动向,更深入地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研究水平与产业创新,赋能我国乳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论坛现场

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 推进母乳成分研究向纵深发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食品工业在经历低位运行后显示出爬坡向上的韧性,其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内在质量也在提升,营养和健康已成为提升产品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母乳研究高峰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届,在疫情背景下依然顽强坚守,体现了产业界和科技界在科技创新、基础研究领域锲而不舍的执着坚守和以科技为导向的价值观。她指出,我国乳业蓄势待发,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依靠科技持之以恒地构筑面向未来的软实力,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引领中国乳业的高质量发展。

  “营养是健康的基石,明确婴幼儿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求特征,并为其提供营养健康食品,对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任发政在致辞中肯定了母乳及婴幼儿营养研究的作用,建议加大对母乳及婴幼儿营养研究的重视程度,并进一步明确母乳组分的研究,开发适合婴幼儿的健康产品。

  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高级科研总监司徒文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乳业正步入发展“快车道”,还需要推动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开展中国母乳自主研究,研发出适合中国婴幼儿营养的配方奶粉。这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儿童不是一个缩小版的成人,而是有着其特殊的营养需求。”伊利是一家以科技创新驱动的乳企,也是国内最早进入生命早期营养研究领域的乳企之一。20年以来,伊利汇聚全球资源,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未来,伊利将科学规划婴幼儿及儿童生命早期营养,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教授与南京医科大学汪之顼教授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昌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母乳研究的前沿进展、生命早期营养与运动、母乳低聚糖、母乳脂质、乳品与儿童免疫及骨骼发育、婴配食品制造新技术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并分享了学术成果。

夯实基础研究从母乳成分研究走向产业化应用

  夯实基础研究,产业才能根基稳固。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围绕母乳低聚糖、母乳脂质等母乳中的功能成分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会上,多位专家围绕母乳功能成分的基础研究,展开了深入交流。

  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王硕教授在题为“母乳低聚糖前沿科技进展”的报告中指出,母乳低聚糖是目前母乳研究的热点。母乳低聚糖是母乳中的第三大固体成分,含量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目前已经从母乳中分离出200多种母乳低聚糖。母乳低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促进认知等多种功能,可以通过调节菌群结构或借助产生的细菌代谢物,通过肠脑轴与脑部建立联系。在上海、广州、天津等多地展开的研究显示,母乳低聚糖占母乳低聚糖总含量的40%。从目前来看,微生物发酵是母乳低聚糖实现规模化生产较为成熟的方式,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母乳低聚糖的临床研究并分析其健康作用。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汪之顼教授分享了题为“中国母乳研究前沿进展”的报告。汪之顼介绍,目前,中国已建立自主的母乳研究体系,研究实力和研究水准均已达到国际水平。汪之顼表示,研究发现一些母乳成分受到人群遗传或膳食、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地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另外,研究还对14个国家22个地区的母乳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国家比较注重对乳清蛋白的研究,但对酪蛋白未加以重视。伊利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产品应用和转化,形成别具一格的专业方案——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相互组合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方案。此外,研究以组学方式,对不同国家母乳中蛋白质的成分进行了鉴定与区分。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邓泽元教授从婴配粉研发的角度解析了母乳脂质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邓泽元指出,母乳脂质中,OPO结构脂在胃肠道内最易消化吸收,中国母乳OPO结构脂和国外存在差异。相较国外母乳含量较高的OPO结构脂,中国母乳中含量较高的OPL结构脂更易在Caco-2单层细胞吸收和转运。研究发现,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的位置异构及不饱和度,对结构脂的消化体系有重要影响。未来,在婴配粉的研发上,对母乳结构化脂肪的母乳化还应关注磷脂、胆固醇等脂质成分。

  2022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了“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六大趋势”。作为该成果的主要执笔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郭慧媛教授带来了题为“母乳科学与婴配食品制造技术研究六大热点方向”的报告。郭慧媛从解析生命早期的营养需求出发,分析母乳成分,进而指导新型功能基料的开发。母乳科学与婴配食品制造技术研究六大热点方向分别为:生命早期营养需求解析、母乳成分深度探索、母乳健康效应观测、功能基料创新创制、新基料检测技术及评价方法开发、生物活性成分高效保留。她指出,生命早期营养对母婴群体的健康和疾病风险会产生重大影响,关键营养素的摄入对维持生命早期健康至关重要。郭慧媛谈到,母乳与婴配食品制造技术研究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特殊意义,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母乳与婴配食品制造领域科学前沿的深入分析,将推动生命早期营养研究向纵深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母婴营养健康水平。

拓宽研究领域从生命早期1000天到关注儿童成长

  都哈理论认为,除了生命早期1000天的“机遇窗口期”,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同样是生长发育的敏感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对营养素的均衡摄取至关重要,其习惯、社交和认知技能也比成年后更容易养成。儿童早期营养干预可改善儿童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健康成长。与会专家深入挖掘在儿童营养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解决路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杨振宇研究员作了“乳品与儿童骨骼发育”的报告。他表示,有研究发现,蛋白质、钙、镁、维生素D、维生素K是影响儿童期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这些营养素比例适宜可发挥协同作用,实现最佳儿童骨骼发育。乳品既是蛋白质、钙和镁的重要来源,又可作为维生素D强化的载体,合理摄入乳品有助于儿童骨骼发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陈同辛教授则从免疫学的角度对儿童免疫发育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母乳生物活性成分种类繁多,可从直接参与免疫应答、促进肠道发育改善肠黏膜屏障、调节免疫应答、肠道微生态构建等方面参与免疫体系构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玉梅教授分享了《生命早期营养与中国婴幼儿行为及运动发育报告》。她指出,根据“中国10地区0-36月龄婴幼儿营养健康调查”(简称“伊研究”)的调查,对0—3岁婴幼儿屏幕时间评估发现,相较于WHO指南,一半以上1—2岁的幼儿每日自报屏幕暴露时间过长;2—3岁幼儿过长的发生率高达约69%;0—1岁婴儿约10%。同时,睡眠问题仍需要关注,1—3岁幼儿自报睡眠不足的发生率约为12%—20%,0—3月龄婴儿的不足发生率约为35%。此外,伊研究还分析了膳食与婴幼儿健康之间的关系。母乳中富含的α-乳白蛋白有助于睡眠,而富含α-乳白蛋白、OPO婴幼儿配方粉对婴儿健康究竟有何影响?通过平行对照实验发现,实验组婴儿的身长水平优于对照组,跟母乳喂养组相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刘学波教授介绍了食品功能因子对生命早期脂质代谢及神经发育的营养干预研究。他认为,母代的健康状况会对子代产生影响,在生命早期的关键窗口对母体进行膳食干预或可改变子代健康。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母亲高纤维的膳食模式可改善子代的代谢健康,还会影响婴幼儿认知和社会功能发育。

“生命早期营养与婴幼儿运动及行为发育”圆桌论坛环节

  会议主办方还特别设置了“生命早期营养与婴幼儿运动及行为发育”圆桌论坛环节。在这一环节,与会专家就“生命早期营养与婴幼儿运动及行为发育”展开探讨。从生命早期运动与营养的需求,到母乳的功能因子,再到免疫与骨骼发育,最后到创新产品的开发,多角度成体系地进行详细介绍,集中展示了我国生命早期营养健康研究的前沿进展与产业新动态,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乳业的发展将迎来依靠科技之力继续爬坡与拉升的战略机遇期,对科技创新的依赖加深,对科技与产业对接的需求前所未有地加大。与会专家表示,母乳研究高峰论坛作为母婴及儿童营养领域的高水平科研交流平台,将始终站在领域前沿,领航生命早期营养发展趋势,以科技的自立自强,为推进我国乳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新华社现场云、光明网、微博(一直播)等多家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了直播。截至研讨会结束,全网累计观看量近350万人次。

  

责任编辑:张嘉真  审核:彭宗璐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