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 生产生态相融 食业高歌前行

2023-08-09 08:06:02 中国食品报

本报记者 杜 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贵州考察,希望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贵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牢牢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如符合贵州实际的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标准的现代高效绿色农业以及酒、烟、茶、药、食品等贵州传统优势产业。贵州食品产业紧紧抓住发展契机,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开创贵州食品产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探索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产与生态相生相融”的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念好“山字经”

  打造高标准茶园,让村民分享生态红利

  7月12日,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二龙村3000余亩茶山绿意浓浓,一座座白墙青顶或红顶的小楼坐落在茶山之间、倒映在茶山脚下的湖泊里,恰似一幅清新的乡间山水画。在二龙村茶山上,记者偶遇了一位正在“巡山”的老乡,这位老乡是贵州省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凤春苑公司”)的员工。据他介绍,如今无论是游客还是茶厂的工人、茶农都增强了自觉维护茶园环境的意识,茶山的垃圾或生产废弃物都会及时得到清理,同时,凤香苑公司坚持安排员工每天轮值巡查,确保消灭“漏网垃圾”。老乡还告诉记者,这些漂亮的小楼并不是外地人度假居住的,而是二龙村村民自建的民居。

  凤香苑公司就坐落于茶山脚下,公司荣誉墙上贴满了奖状,该公司董事长骆地刚指着其中一张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证书自豪地介绍说:“这张证书是批准我们的产业园成为全国绿色食品(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而颁发的,目前这个证书在全国也只颁发了几十张,我们公司是贵州省唯一一家获得这张证书的企业。”

二龙村村民在茶山劳作

  以前,深山里的松烟镇缺少开发,当地的土壤大部分是酸性土,经济作物生长缓慢,村民收入微薄,生产积极性低,二龙村一度被称为光棍村、懒汉村,村民居住条件差,姑娘们都不愿意嫁到这里。曾在广东深圳等发达地区打拼多年的骆地刚于2009年冬天返回家乡二龙村重新创业,如何让老乡们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骆地刚认为,在工业污染少、自然生态好的松烟镇,最好的资源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松烟镇的出路在于“卖”生态,当然,“卖”生态的前提是必须维护好生态环境,同时开发出以“生态品质”为卖点的农特产品。

  高山茶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且茶树“喜欢”酸性土壤,为此,骆地刚决定在二龙村建设茶园。从种下第一株茶树开始,骆地刚便密切关注茶叶行情,看着国内茶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骆地刚坚定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决心。骆地刚参照欧盟对茶叶进口设定的严苛标准,高标准建设茶园、加工茶叶。“我的茶园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化肥,茶叶的品质得到了保证,通过了欧盟对进口茶叶设置的400余项品质安全指标检测。”2014年起,凤香苑公司与贵茶集团合作,生产出口欧盟的欧标茶,“欧标茶”这个名称是对凤香苑茶叶品质作出的最好背书。

  事实证明,生态食品的附加值更高,有了欧标茶,凤香苑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底气十足。公司不仅在俄罗斯莫斯科、马来西亚槟城等地建起了海外仓,今年还与俄罗斯的两家大型连锁商超签署了3600万元的茶叶销售合同,与旭日公司达成了近1.1亿元的调味茶销售意向合同……通过参与欧标茶的种植、加工,老乡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骆地刚算了笔账:因为不用草甘膦,茶园需要人工除草,一亩茶园可以让老乡们每年增加500—800元的收入;当一芽二叶茶青原料的市场收购价在每斤6元的时候,凤香苑公司按每斤8—12元的价格收购达到欧标品质的茶青,一个百亩茶园的种植大户仅此项收入每年就能增加6万—8万元。现在,凤香苑公司的3000余亩自有茶园加上余庆县15000亩公司下属合作茶园,每年能创造比普通茶园多2000万元的收益。以前的二龙村懒汉变成了勤快的茶叶技术能手,如今,二龙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别墅、买了车,二龙村人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生态红利。

  坚持绿色种植、加工,换来的是松烟镇的绿色生产、生活环境。草甘膦除草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茶树生长,最终破坏茶园生态,而采用绿色种植方式有益土壤健康,益虫得以生存,有利于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茶园里,还种植了樱花树和果树,老乡们就近修建新宅,每天在鸟鸣声里起床,在花园似的茶山里劳作、生活,二龙村人用实践证明了“生态和发展并不是矛盾对立的”。

  做好“水文章”

  守护水源、土地,把好绿色生产第一关

  遵义市湄潭县被誉为“高原上的小江南”,绕城而过的湄江河常年绿水依依,县城的整洁程度以及居民优美的居住环境令游客赞叹不已。2022年,湄潭县被认定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县,该县还获评国家级生态县、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县。

  湄潭县是贵州茶叶及辣椒等特色食品的产区,“从原料生长到食品加工,都离不开水和土地,守护好湄潭县的水源和自然环境,就是守好绿色生产的第一个关口。”遵义市生态环境局湄潭分局局长严文东如是说。

  湄江河是湄潭县的水源,“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湄江河”,一位环保工作人员有感而发。2012年,湄潭县率先成立河道生态管理综合执法队;2014年,申请划定全国第一个全境禁渔县、先行先试整县禁用水生态高毒农药及生态补偿、退耕护河制度。11年来,湄潭县查处涉水生态案件逾2000件,先进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湄潭县是贵州省重点农业县,全县有52家规模化养殖场,如何确保畜禽粪污不排放到河流或自然环境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湄潭县努力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融入生产生活全过程。该县在推动种植业绿色生态化的同时,也在推动养殖业规范集约化,实现高毒农药整县禁用,大力推进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7%以上。

  如何规范处理全县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该县引进了3家有机肥加工企业,这3家企业将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64家养殖场的畜禽粪污通过这种绿色方式被“消化”掉,而这些有机肥又被施用到该县的蔬菜基地。

  在湄潭县宏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菜地里,有机肥种植的瓜、豆长势旺盛,该合作社负责人周业昌介绍说,施用有机肥的豇豆要比施用普通肥的豇豆长10公分,种出的丝瓜、黄瓜等蔬菜的色泽也更好看,味道更可口。

  打好“生态牌”

  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7月21日傍晚,记者来到位于遵义市播州区的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豪公司”)沐恩寺基地,夕阳的余晖洒在绿油油的稻田上,瓜地里遍布绿皮大西瓜,菜地里结满了番茄,整洁的硬化路面将稻田、菜地、瓜地有序分割,而田间、路边一排排彩色花草将田野点缀得更加艳丽。蛙声一片的田野是村民们饭后散步的好地方,他们一边拍照,一边探讨田里高产优良品种的长势和种植模式。

  据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田间种花草并不只是为了美观,这些花草是田里益虫栖息的场所,还可以散发出特殊的气味诱捕害虫。卓豪公司按一定比例在田间空地或非耕地种植芝麻、黄豆、凤仙花、格桑花、万寿菊、金盏菊等,构建起了“农业生态岛”,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修复,沐恩寺基地及周边的生产、生活环境逐渐改善。

  据当地村民回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稻田单产水平较低,稻农们不懂绿色生产技术,有过量施用化肥、化学农药的情况,病虫害比较严重,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2017年以来,卓豪公司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和他带领的绿色防控技术团队的指导下,坚持农艺措施+生物防治为主、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为辅的病虫害防治方针,采用杀虫灯、黑光灯等物理装置及信息素等诱杀成虫,同时投放赤眼蜂等害虫天敌,再配合稻田养鸭、稻田养鱼,实现了水稻绿色栽培。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为引擎,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年来,多种适合贵州山区的农业现代技术在沐恩寺基地集成、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浅水分蘖、干湿交替等节水栽培技术使沐恩寺基地稻田的水稻产量逐年提升。当地村民黄真贵说:“我们种辣椒以前一窝要栽3株,辣椒只有30公分高,现在每窝只栽一株,要长一米多高;以前一亩只收1000多斤,现在要收4000多斤,收入翻了几倍。”从沐恩寺基地选育的产量高、抗性强、口感好的辣椒、西红柿等多种蔬菜的品种及其相应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已普及至贵州其他农业产区。

  “绿水青山”指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金山银山”指的是经济发展与物质财富,“两山”理论的本质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贵州全面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深入推进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等行为,在全国率先禁止使用水溶性农药,推广绿色防控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负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贵州考察,不仅体现了对贵州生态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这既是对贵州过去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肯定,也是对贵州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而“开发生态美食,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也成为贵州食品产业不变的目标和使命。

 

《中国食品报》(2023年08月09日01版)

  (责编:顾雨霏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