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荒漠”变成“大粮仓”

河北黄骅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2023-08-15 08:33:10 中国食品报

本报记者 吕泽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全域耕地以中度盐碱地为主。“盐碱地上种粮难”,曾是制约当地粮食生产的一大难题。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骅市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选育良种,旱碱麦品种不断优化

  数据显示,我国有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2021年,自然资源部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逐地块对盐碱地是否适宜开发为耕地进行分析评价,为科学合理利用盐碱地提供支撑。除了育种,全方位改造盐碱地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数十年努力破解的难题。

  早在2013年,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环渤海的河北、山东、辽宁、天津4省(市)启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针对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重点突破“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对于盐碱地种植,选育适宜的小麦品种是首要工作。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实验站试验站打造了50多个1米深的小麦耐盐鉴定池,盐碱度设置从1‰到5‰。通过在不同盐碱度的土壤里进行种植,试验站筛选出一批耐盐碱、高产量的旱碱麦品种。目前,试验站选育的小偃系列品种已在位于黄骅的河北省旱碱麦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大面积种植,以后将逐步推广。

  河北省是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主战场。如何破解盐碱地上种粮难题?选育良种、改善土壤、优化技术……几十年来,黄骅市不断推进旱碱麦种植,实现了从颗粒无收到丰产增收。凭借科研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被称为“农业荒漠”的盐碱地逐步变成“大粮仓”。今年,黄骅市旱碱麦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较2013年增加了近10万亩,持续培育耐盐碱、抗旱、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亩产由50公斤提至220多公斤。

  多年来,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与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中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旱碱麦的育种工作,持续推动品种的改良与更新。经过科研人员单粒点播、单株调查、考种和数据分析,再进行8年的反复试验,于2000年筛选出优良株系20个,又经过3年品系比较、生产试验,最终选育出71-321-9优异株系,并于2015年育成“捷麦19”。经科学研究发现,“捷麦19”与“冀麦32”相比,株高降低了10—15厘米,亩均产量达260公斤,抗旱性、抗病性、耐盐碱、抗倒伏表现更加优秀。

  “去年,咱家旱碱麦平均亩产达到220多公斤,这在以前可不敢想。”务农几十年的当地村民见证了旱碱麦品种不断优化的过程。

  当地最早种植原始品种“小红芒”,亩产仅有50公斤;后来种上冀麦32品种,产量达到了150公斤。可是黄骅临海,总有大风天气,冀麦32品种株高超过1米,大风吹过,麦子倒伏,会严重影响收成。历经多次选种与改良,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3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在农技员的推广下,当地农民的地里种的是捷麦19品种。“这麦子株高七八十厘米,风吹不易倒,产量还高了不少。”一位村民说。

改进技术,从颗粒无收到丰产增收

  这些年,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与中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黄骅市各乡镇农技站开展技术交流等活动,共同完成了不少旱碱麦种植技术的改进和推广。“我们重点推广土壤深耕深松、播种施肥一体化等种植技术,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种粮。重点推广土壤深耕深松、播种施肥一体化等种植技术,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种粮。”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聂晶说,局里牵头成立旱碱麦研究推广中心,制定了《黄骅旱碱麦生产技术规程》,目前已成为河北省级地方标准。

  改善土壤,谈何容易。

  黄骅市周边地下水位较低,到了春季,地下咸水向上蒸发,容易导致土壤返盐。起初,人们采取的是挖沟排盐、修台田降盐等传统办法,降低耕层土壤盐碱度。可试遍老办法,产量还是上不来,根本原因在于地力不够,得想法子增加土地有机质。10年前,在农技员的指导下,村民们开始尝试秸秆还田,把收获后的玉米及小麦秸秆粉碎后深翻入土,补充养分,激发土壤活力,再施加有机肥。依托乡镇农技站,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在全市设置多个土壤监测点,每年定期对不同区域土壤地力进行观察检测,指导农户因地制宜、科学施肥。对一些盐碱度较高、难以播种旱碱麦的耕地,先种苜蓿调节盐碱度,提高肥力,等到土壤逐步改善后,再推广种植旱碱麦。2023年,全市苜蓿种植面积有10万余亩。

  在后仙庄村,越来越多的农户也开始在“闲置”耕地上种起旱碱麦,变“一年一季”为“一年两季”。今年,全村4300多亩耕地中有3800余亩都种着旱碱麦,盐碱地利用率较10年前提升了30%以上。黄骅市的旱碱麦种植面积达到60多万亩,较2013年增加了近10万亩。

  日前,仙庄片区种植的旱碱麦已进入灌浆期,麦粒渐满,长势喜人。记者走到田间仔细观察,只见地里布满一行行深近6厘米、宽10厘米的小沟,麦子在沟里盎然生长。

  小沟咋来的?有什么用处?为啥沟底种小麦?看出记者的困惑,一位村民说出了背后的奥秘。“这是我们用的微沟播种技术。”村民说,“相比于传统的‘平播’方式,更利于土壤保水,便于小麦出苗。”

  适应新的种植方式,只需对农机进行小小的技术改动。在小麦播种机上,加装开沟器,就能在麦田里开出一条条微沟,沟底两侧各种一行小麦,再进行覆土压实,增加种植密度,缩短播种时间。

  所谓“麦要浇苗,菜要浇花”,怎么能留住天上水、调动土壤水,满足小麦用水需求?这也是当地科技人员和农户结合盐碱区具体实际,研究推广微沟播种技术的原因之一。“相比‘平播’,‘沟播’的微沟处土壤盐分较低,沟底两侧种小麦则可以躲盐避害,同时,微沟还能积蓄降水。”据农技员介绍,播种时的沟内覆土压实,加强了土壤毛细管的连接,更易于调动深层土壤水,便于小麦吸取水和养分,起到提墒保墒的作用,保证了正常出苗和生长。“以前种麦,一年到头村民家里都不够吃。现在种麦,一年下来除了够自家吃,还能再收入6000多元。”一位村民说。

延长产业链,打造旱碱麦特色品牌

  旱碱麦,种与用都是大文章。在积极种植粮食作物的同时,地方政府坚持“大食物观”理念,在不适宜种粮的盐碱地上,采取“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办法,最大限度发挥盐碱地效用。

  目前,黄骅市旱碱麦总产约13.26万吨,有较大型面粉加工企业20家,年加工能力接近50万吨,已经形成集订单农业、收储中转、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小麦产业,解决了粮食加工问题,也带动农民增收。聂晶说:“我们将继续在选育良种、改良土壤、优化技术上下功夫,不断扩大旱碱麦种植规模,延长旱碱麦产业链,打造特色品牌。”

  黄骅市坚持改造提升与适宜性作物品种开发推广并重,持续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组建旱碱麦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开展耐盐碱植物种源科技攻关,加强大豆、枸杞、苜蓿等经济盐生植物资源保护评价和品种培育。深入挖掘“捷麦19”“捷麦20”“小偃155”等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增收潜力,建设一批旱碱麦优良品种繁育基地。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宝岐表示:“我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扎实抓好粮食安全工作,成立了13个包联指导组奔赴各地,深入田间地头,聚焦小麦单产提升,面对面指导农户落实落细田管措施,全力以赴再夺粮食丰收。”

 

《中国食品报》(2023年08月15日01版)

  (责编:罗 晨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