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助推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

2023-12-01 16:10:34 中国市场监管报

  编者按

  近日,国务院食安办命名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第三批创建城市自开展创建以来,紧密结合地区实际,围绕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高质量发展、社会共治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性、代表性的新举措、新办法、新机制。

  为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选取了一批城市经验做法予以宣传推广,以促进各地互学互鉴、共同提高,推动全社会全面了解、积极参与创建实践,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落实“两个责任” 打造“市域样板”

绍兴担当先行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2022年10月以来,浙江省绍兴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要求,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落实作为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的有力举措,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坚持“高位推动、快速部署、严格要求、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在全省率先试点先行。率先完成“三清单一承诺”任务,顺利实现包保承诺书签订率、三轮包保督导完成率均达100%;全市563名食品安全总监、8686名食品安全员落实应配尽配。

  制度体系精细构建

  绍兴市先后3次召开市、县、乡、村四级工作座谈会,2次赴区县、镇街食安办调研,并与绍兴市教育局专题会商研究,在充分听取各级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绍兴特色工作方案。优化分级标准,将特色重点食品企业(黄酒、保健食品等)提级包保;明确包保委托授权范围,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区域包保任务畸轻畸重现象;创新“1+ 1+1+1”组团方式,加快推动责任机制落地见效。

  市委书记、市长率先垂范,带头签订承诺书并开展现场督导,市委、市政府16位领导第一时间完成包保督导任务,各区县“一把手”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上率下、压茬推进,以“关键少数”带动镇、村包保干部的“绝大多数”。通过督导层层压紧压实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全市共整改闭环包保督导发现问题2318条,有效推动区域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提升,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数字赋能精准推进

  绍兴市开发食品安全数字化履责平台,实现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精准定责、线上履责、全程督责。

  精准定责。平台全面贯通政府侧、企业侧、社会侧、个人侧,细化责任最小颗粒度,确保责任到岗、到事、到人。

  线上履责。运用“物联感知、AI巡检、在线存证”等新技术,实现履责承诺在线签订、包保任务精准推送、生产状态实时可视、督导记录自动留痕、风险问题全程可溯。

  全程督责。建立健全线上巡检制度,在包保干部方面,坚持“工作全程留痕、履责全程晾晒”,履责不及时的自动预警,履责不到位的限期整改,并实施年度履责绩效综合评价。

  以点带面广泛宣贯

  通过部门联动、条线联动、专家辅导、线上教学、线下答疑等形式,绍兴市累计召开229场包保培训会,培训23085人次。

  该市设计制作ABC级包保主体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公示栏和D级餐饮、销售主体公示贴,在全市10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张贴;发送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应知应会提示短信4万余条,有效提升包保干部和经营主体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能力水平。

  将宣传工作贯穿始终,及时总结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成效和亮点做法,多次在国家、省、市、县四级媒体刊发报道。柯桥大餐饮和越城小作坊2个典型案例入选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教学视频脚本。

  督查考核压实责任

  以“迎亚运保安全”专项行动为契机,绍兴市通过“四不两直”的方式,建立由市、县两级食品骨干和食品行业协会专家组成的督查组,持续开展暗访巡查,进一步压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共组织明察暗访检查23次,编发亚运食品安全工作日报27期,下发督查问题交办单15份,交办问题落实闭环整改100%。

  建立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周晾晒、月通报”机制,定期对“食品安全履责指数”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分值权重、指标评价等进行综合分析,按照月、季、半年时间节点,2023年累计下发“食品安全履责指数”情况通报14期,并抄送区、县政府。对排名后三位的县市场监管局分管领导,点对点予以提醒,落实责任、传导压力、促进赶超。

从“难点”到“亮点”从“担心”到“放心”

银川实施“惠民工程”升级改造农贸市场

  自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以保障居民食品安全为根本,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作为“惠民工程”重点项目,创新采取“四个三”做法,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网点布局便利化、交易环境整洁化、监督管理标准化、商品交易智能化,大大提高市民“逛市场”的获得感、幸福感。

  突出“三个坚持”,实现网点布局便利化

  坚持布局合理,按照“整合存量、控制增量、按需配置、服务于民,通过‘一网统管’实现‘一网通达’”的原则,制定出台银川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文件,优先升级改造29个存量农贸市场,在新建居住区规划建设便民市场24个。

  坚持利民便民,将农贸市场纳入全市46个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确保农贸市场改造满足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方便群众购物。

  坚持多元投入,按照“政府帮扶、市场出资、群众受益”的原则,由各级财政和市场开办方按4∶6比例投入改造资金1.3亿元,强化农贸市场软硬件改造提升,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消费需求。

  强化“三个统一”,实现交易环境整洁化

  统一市场改造规模标准,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规模划分为1500平方米和2000平方米两个标准,满足市场服务半径和人口比例。

  统一市场交易环境标准,制定“1+2+3”改造标准,通过建设1个封闭型农贸市场,成立2个食品安全宣传和维权服务工作站,列出标识设置、规范摆放和环境保洁3项自我约束清单,实现“监管+自律”有机统一。

  统一商品陈列设施标准,实施生鲜类经营主体统一配置冷藏(冷冻)柜、熟食品经营主体统一配置“三防”保鲜柜、散装食品经营主体统一订购销货柜的“三统一”销售,农贸市场经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做到“三个抓实”,实现监督管理标准化

  抓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将农贸市场列入B级包保主体,明确由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包保督导,督促经营主体配备57名食品安全总监、93名食品安全员,从严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市食安办联合市纪委监委开展督导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典型经验材料,被国务院食安办选编并在全国推广。

  抓实基层力量配置,创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食品安全协管员110余人,实行专人、专岗、专职、专责监管,全市农贸市场建档立卡、信息归集、分级监管实现常态化。

  抓实风险监测处置,建设57个食品快速检测室,加强农兽药残留等8个项目筛查,持续开展“你送我检”“你点我检”,累计为消费者免费快检食品13.7万批次,杜绝问题农产品流入餐桌。

  建立“三个模式”,实现商品交易智能化

  建立智慧管理模式,以电脑PC端、手机App和智能追溯秤为三大应用,服务消费者、经营者、市场开办者、市场监管者四大人群,实现农贸市场“一户一码”、商品溯源、快检公示、明码标价、计量管理、秩序管理、消费投诉七大功能,通过“347”智慧管理模式的应用,确保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建立智慧溯源模式,通过智能追溯秤,为消费者提供带有追溯码的交易凭证,扫码即可实现凭票溯源,倒逼经营者自觉履行索证索票义务。建立智慧快检模式,增加智慧检测设备,实现市场农产品快检全覆盖,检测结果自动上传,并在市场内信息公示大屏滚动公示,方便消费者随时查询。

  通过农贸市场改造的“小切口”,银川市实现了农贸市场管理从难点到亮点、从无序到有序、从担心到放心、从传统到智能的有力转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大安全”,让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拎得更加放心、舒心。

“点”上分级 “面”上协同 “链”上服务

合肥积极打造“信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依托信息技术,创新食品安全信用风险分类模型,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打造“信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企业诚信自律,持续提升监管效能,逐步形成“依法依规、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公共治理”的工作格局,努力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由“传统监管”向“新型监管”的转变。

  “点”上分级,实施差异化监管

  一是划分等级,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推行信用风险分类、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质量信用风险分类“三融合”,建立“通用+专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根据通用模型将全市企业自动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将全市8.5万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统一划分为四个风险级别,建立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指标体系。探索实施食品生产领域企业质量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新模式,制定指标体系参考标准,将参与试点的138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企业自主申报信息与后台归集数据综合评定分析,划分为A+、A、B、C、D五个等级,实施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

  二是梳理整合,实现数据归集运用。建设“合肥市食品药品风险管理业务系统”,依托国家和省级行政审批、监督执法、行政处罚、抽检监测和企业信用管理等信息系统,通过归集、存储、处理、分析食品企业各类数据,建立多维食品风险评估模型,实现数据归集并搭建信用数据库,实现食品安全风险态势感知、分析、预警和可视化展示,为智慧化科学分级、差异化精准监管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是创新运用,推进高效精准监管。根据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结果,开展分类处置和差异化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等与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结果有机结合,对信用正常的经营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检查频次;对一般失信的经营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严重失信的高风险经营主体,实施重点监管,抽查比例和频次不设上限。

  “面”上协同,构建诚信化体系

  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构建“联合奖惩”新局面,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一是信息共享,推动失信联合惩戒。将企业基础信息、经营异常信息、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等,通过合肥市法人库及一网通办平台,推送至相关单位,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推动形成部门协同监管、社会综合治理格局。目前,共向相关部门共享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基础信息391887条,经营异常名录信息143302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1455条,对食品领域失信主体在金融、土地、许可等领域采取联合惩戒。

  二是落实责任,推动诚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易批”行政审批工作,为信用良好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开通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开展信用修复服务,建立健全企业自我承诺、主动纠错、信息公示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通过“送信用进企业”系列活动,积极引导企业主动提出信用修复申请。

  “链”上服务,推动品牌化建设

  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丰富信用监管“工具箱”,持续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信用帮扶指导工作,打造良好信用品牌。

  一方面,教育在先,加强“事前预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开展信用法规专题宣讲和“送法进万企”活动。2023年以来,全市共开展相关教育培训38场次,开展宣传活动156场次;通过电话、信函、上门走访等方式,对经营主体进行警示提醒18488家次;对经营主体公示信息轻微错误予以容错修改74家;对经营主体未在登记住所经营包容审慎暂不列入异常102家;送法进企业超过1100家次,发放各类信用宣传材料2000余份,有效增强企业诚信经营意识,积极参与信用建设。

  另一方面,建立机制,完善“事中指导”。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建立“两书同送”工作机制,要求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向行政处罚相对人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精准告知企业行政处罚信息向社会公示的途径和期限、信用修复条件和渠道等内容,切实解决经营主体“信用修复难”等问题,引导企业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重塑信用。

坚持人民至上探索“一二三四”

六盘水全力以赴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贵州省六盘水市自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把食品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围绕创建目标,在社会共治方面努力探索“一二三四”工作法,全力以赴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围绕一个关键载体

  六盘水市积极打造全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围绕一个关键载体,探索社会共治智慧模式,实现常态监管、智能监管、信用监管和社会化监管多管齐下的综合管理模式。

  在企业管理端口,通过每日上传进销货台账记录、索证索票、人员卫生检查和自查情况等信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同时通过系统对工作人员不戴口罩和违规操作等情况进行智能抓拍,提交企业负责人督办整改;在消费者端口,消费者通过扫描餐厅里的二维码,即可查看企业资质、信用评分和后厨实时工作画面,并对服务进行评价。目前,平台已入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84万家,完成自查46.5万次。

  聚焦“两个责任”

  市委、市政府把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作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重要抓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市人大、市政协均组织开展实地督查调研,压实社会共治各方责任。全市纳入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6万家,5142名包保干部均签订承诺书,2023年每季度各级包保干部督导检查情况100%录入平台。

  工作中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紧盯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两类人员,加大对包保干部、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重点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重点解决企业内部食品安全“谁来抓、怎么抓”的问题,实现社会共治基层力量“实打实”的提升。已培训各类人员3万余人次,随机抽考1.9万人次,合格率100%。

  用好三种宣传形式

  一是统筹运用全媒体宣传。在传统主流媒体,如新华网、《贵州日报》上先后刊发报道300余篇,在视听凉都App上建立辟谣平台。制作10个宣传动画视频,在凉都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等“两微一端”及城市公交车上持续滚动播放。六盘水盘州市市场监管政务抖音自2021年开通以来,总点赞量25.4万次,关注用户3.4万余人。

  二是创新方式沉浸式宣传。制作《小学生食品安全拍手歌》《幼儿食品安全常识歌》等13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发动全市中小学生进行传唱,通过“小手”拉“大手”,用歌声向社会传播食品安全知识;组织自编自导自演《西天取经之第八十二难》食品安全科普剧,用通俗有趣的科普剧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拒食野生菌。

  三是紧盯时间节点面对面宣传。以“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全国科普日等各类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文艺展演、书画摄影展、健康知识普及、食品安全普及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90余场,编制印发科普读物8.42万册,并在社区科普e站、农村e站、校园e站等滚动播放科普视频,发放各类宣传册5000余份,接受咨询600余人次,营造社会共治共享良好氛围。

  建立四支队伍

  一是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等30名代表,作为市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引导其发挥在各自行业领域的专业专长,拓宽监管视野,延伸监管触角。

  二是组建784名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聚焦科普宣传、志愿服务和监督暗访,先后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342次,推动食品安全进农村、进商超、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形成了覆盖城乡、链接校企、带动社会的志愿服务体系,壮大社会共治参与力量。

  三是把学校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聘请3426名家长和学生作为校园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培训指导义务监督员开展监督5000余次,真正实现让孩子吃好、让家长放心。

  四是坚持让科学战胜谣言,组建一支28人的食品安全谣言治理专家队伍,制定《反食品安全谣言联动机制》《网络谣言应对处置预案》,及时处置2起“舌尖上的谣言”,食品安全网络环境更加清朗,老百姓的食品安全认知能力逐步提升。

通过“一网统管” 实现“一网通达”

襄阳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变革

  依托智慧城市“一张网”,湖北省襄阳市围绕提升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信息化水平大胆创新,在建设资源汇聚“一张图”、应急指挥处置“一张网”、高效处置“一件事”的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化应急处置方面开先河。

  “一网贯通”实现应急预案体系变革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为政府预案、部门预案、企业预案,“平时”如何做到各层级、各领域、各节点预案“有机”衔接,需要通过数据模式进行模拟“演练”。襄阳市通过开发建设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一张网”,对各类预案进行有效“贯通”。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的应急处置体系。建立以市级食品安全事故政府应急预案为框架,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等部门预案为补充的横向紧密衔接的市级预案体系。建立以市级食品安全事故预案为统领、县级预案为支撑、企业预案为补充的市、县、企业“三级”上下相互贯通的预案体系。建立以食品安全事故政府预案、部门预案、企业预案为“血肉”,应急信息化系统为“骨架”的信息化应急处置体系。构建了“一网贯通”,政府、部门、企业分工明确、分级负责、紧密衔接、统一有序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

  “一网汇集”实现应急资源体系变革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涉及应急队伍、物资储备、指挥通信、社会资源等多种因素,如何将这些因素有机整合,实现“平时”可观,“战时”可用?

  襄阳市利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一张网”实现多因素“一网汇聚”。构建“一屏统览、八维度信息支撑”的应急指挥体系;建立“一张图+八个维度(事故信息报告、医疗资源分布、应急队伍管理、物资储备、融合通信、指挥调度、舆情监测、智慧监管)”的应急指挥架构;打造“一地出事、全域感知、事故进展、全息智研”的全新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模式;实现事故情况、舆情状况、物资储备实时掌控,应急队伍、医疗资源、救援车辆随时调度。

  “一网统管”实现响应体系变革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涉及市、县、乡、村和网格员五级体系和医疗救治、事故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社会维稳、舆情监测和处置等多个部门,“战时”如何实现同时、有序响应?

  襄阳市通过“一网统管”实现“一网通达”。坚持以“应急指挥一张网”为主线,“应急预案信息化”为支撑,建立“一张网+市、县、乡、村、网格五级平台响应+多部门节点联动”的应急处置体系,实现事故处置市、县、乡、村、网格五级同时响应,多部门同时协调联动,打造了“一地有事、全程协同,事故应对、全时响应”的全新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模式。

  2023年2月24日,国务院食安办在襄阳市举办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活动,这也是全国举办的首次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化应急演练。

  信息化应急处置较传统处置模式相比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事故信息传递方式的转变。事故信息从事故单位到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实现“一网通达、全域知晓”,信息报告时间从传统的至少1个小时缩短为20分钟。二是事故应急响应指挥模式的转变。通过视频会议、融合通信,实现市、县、乡、村、网格五级应急指挥同步响应。三是事故处置体系联动模式的转变。运用应急处置“一张网”,将各级指挥体系、各种救援力量和资源紧密联合在一起,实现信息掌握、分析研判、快速决策、指挥调度、现场处置、舆情应对的同步实施和协调推进,真正达到了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协调联动、群防群控、快速高效的目的。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