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 晶莹中尽显稻香古韵(2)

2024-04-12 06:00:00 中国食品报

  我国米粉历史悠久,粉状米粉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在民众的日常饮食之中,而后发展出米制糕饼及蒸粉系列菜肴;线条状米粉与面条关系密切,传承久远。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让各地饮食口味与风俗习惯有所不同,导致米粉的吃法也多种多样,形成众多流派。

  在我国,素有“南米北面”的传统饮食习惯,由于南北方气候的不同,所以形成了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的粮食种植区域分布。南方的大米也由此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吃法。

  当原本普通的米经过一系列手工工艺变成细腻滑爽的米粉,它的味道也随之得到了升华。特别是在江西、湖南、贵州、海南以及两广地区,几乎没有人不爱吃粉。一碗米粉之中,藏着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的是浓郁的山川风味。

江南出现线状米粉

  相传3000多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先民曾用小米制作出一种条状食物。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此类食物名为“乱积”,意思是一大锅条状物堆积在一起看起来很凌乱。或许这种由小米磨成的粉为原料的“粉条”口感不如小麦面粉做成的面条,待小麦种植普及后,此类吃法就从西北地区慢慢消失了。

  但在人口迁移过程中,这一烹饪技术却被带到了江南一带。江南先民们改用当地的大米来制作米粉,同时改进了工艺,做法是用白米磨成粉后,用蜜和水调至稀稠适中,灌入底部钻有孔的竹勺中,看粉浆能不能通过勺孔流出,若不能,继续加蜜与水调和,直到流出来成细线,入锅中以膏油煮熟。这一番“精细化操作”使米粉的质量和口感都有很大提升,而做出的米粉则被叫作“粲”。

  在古代汉语中,粲有优质大米之意。《诗经·缁衣》有“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之句。《说文解字注》指出:“稻粟二十斗为米十斗,今目验犹然,其米甚粗……而舂为六斗大半斗则曰粲……至于粲皆精之至矣。”该书又说:“《释言》《毛传》皆曰:粲,餐也。”由此可见,至少自汉代以后,粲就被引申为“餐”,也有可能用来称以精米为原料所制成的线条状米粉。

  这种线条状米粉后来被记录到《食次》一书,该书约成于南北朝或更早时期,也有学者认为是《隋书·经籍志》中所录《食馔次第法》的简称。《食次》原书现已不存,其中关于线条状米粉的记载被《齐民要术》收录。据《齐民要术·饼法》记载:“《食次》曰:‘粲’,一名‘乱积’。用秫稻米,绢罗之。蜜和水,水蜜中半,以和米屑。厚薄令竹杓中下——先试,不下,更与水蜜。作竹杓:容一升许,其下节,穊作孔。竹杓中,下沥五升铛里,膏脂煮之。熟,三分之一铛中也。”竹杓为一种粗竹筒,且竹筒的竹节底部钻有小孔,可以让稀米粉糊漏过。这很可能就是早期的米粉制法。而“膏脂煮之”中的膏脂是指动物油脂,可见粲的制熟必须混合动物油脂而成,这也是米粉的一大特点。

  《齐民要术·饼法》中详细概述了当时线条状米粉的制作过程:“如环饼面,先刚溲,以手痛揉,令极软熟;更以臛汁溲,令极泽铄铄然。割取牛角,似匙面大,钻作六七小孔,仅容麤麻线。若作‘水引’形者,更割牛角,开四五孔,仅容韭叶。取新帛细紬两段,各方尺半,依角大小,凿去中央,缀角着紬……裹成溲粉,敛四角,临沸汤上搦出,熟煮。臛浇。若着酪中及胡麻饮中者,真类玉色,稹稹着牙,与好面不殊。”显然,上述工序与手工揉面团擀面条的过程相近。不过,通过高温蒸煮发酵,以及运用牛角筛漏粉浆以便成型,则是线条状米粉所独有的工艺。当时,“饼”一直作为麦面类食品的总称,线条状米粉因原料为稻米,而制作方法与面条相似,故被称为“粉饼”。

  文中称线条状米粉的做法“如环饼面”。环饼是当时的一种点心,由于作为寒食节禁烟火的特备食品,故又称为“寒具”。有农史学者指出,古时糯米粉的、面粉的,甚至各式各样形状的油炸馓子都可以作为“寒具”。

  值得一提的是,贾思勰关于环饼制作方法的描述与他记录的米粉做法极为相像:“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强泽如汤饼面。手搦团,可长八寸许,屈令两头相就,膏油煮之。”同样是加蜜与水拌合秫稻米屑,制成型后放入膏油锅里煮。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环饼是米团揉成长条,然后首尾相接做成环状;而乱积是通过竹杓的小孔筛漏成条状(为满足这一制作过程,与水和蜜拌合的米可能更稀薄,不像环饼的米团一样密实)。环饼在膏油炸熟之后成了寒食节的点心,乱积属于非日常食用的肴馔。

岭南飘来米粉香气

  从性价比来看,把稻米碾碎深加工,似乎是多此一举的行为——稻米原粒直接烹饪就能获得极佳的口感,大费周章磨碎、塑形,并不能让味觉提升层次。但对中原地区的面条、馒头、包子、饺子的形态,不难得出一种猜测:或许先民们在来到小麦和黄米种植较少的南方之后,想念中原的饮食,就地取材,以稻米为原料,制作出了大米版的面条、包子、馒头,也就是后来的米粉、汤圆、糕团。

  有学者甚至还推测,早在秦朝大军开挖灵渠、南征岭南的时候,就将北方制作小米米粉等技术工艺带了过去。秦军士兵们用大米制作成线条状或者是细小块状食物作为军粮食用,这些食品也就是今天广西米粉的雏形。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下令全国修筑驰道,为南征百越做战争准备。作战离不开战争物资的运输,输送战争物资又离不开道路的修治,所以军事交通历来是军队作战的首要条件。

  一切就绪,在秦始皇出巡镇抚南边后,遣屠睢率领50万大军分兵五路南攻百越。其中数进入广西的两路最为艰苦。因为岭南地处亚热带,春夏炎热暑湿多雨,并且广西十万大山层峦叠嶂,植被茂密,河道纵横,驰道难以修建,军粮运输不便,加之百越人抵抗又异常顽强,秦军士兵饮食上水土不服,思乡之情愈发强烈,使得秦军战斗力大为下降,伤亡惨重。

  第一次征伐百越五路大军中,40万是秦人,秦军士兵多为北方人,大部分都为现在陕西、山西及河南等地人,惯食小米、小麦等农作物。进入岭南,秦军粮草运输困难,加上被百越人截断粮道,军粮供应不上,又吃不惯当地的稻米,战斗力大受影响。眼看士兵们就快坚持不下去了,秦军将领急忙命令伙夫设法解决吃饭问题。

  南方盛产大米,不产小米、小麦。如何把大米变成像乱积一样让将士们接受呢?军中有经验的伙夫说,既然小米能够做成米粉,大米也能。于是,伙夫们先把大米泡胀,磨成米浆,滤干水后,揉成粉团,再把粉团蒸得半生熟,拿到臼里杵舂一阵,榨出粉条,最后丢到开水锅里煮熟食之。通过滤浆和舂榨,制作出的线条状米粉更筋道。

  米粉制作成功后,士兵们吃饭就有了“嗦面”的感觉,但水土不服的问题依然存在。于是,军中郎中寻访当地求取药方,有人推荐罗汉果、草果、花椒、陈皮、桂皮、丁香、桂枝等草药,郎中立即采药熬汤让将士们服下,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有一次,有个士兵将药汤与米线混合在一起,三口两口就吃完了,没想到味道还不错。很快,这一吃法在军中扩散开来,成为如今一些地区米粉所用卤水的雏形。

  后来,秦始皇派史禄开凿了连接湘水和漓水的灵渠,重新打通进入岭南的通道,粮道交通开始顺畅,米粉的做法也随之在秦军中传播散发。随着第二次、第三次征伐百越成功,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新平定的岭南地区推行郡县制,设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并征发谪徙民,与当地人杂处。越来越多的北方人通过灵渠水道进入岭南,并随着漓江、桂江进入西江水系,然后徙居到岭南各地,他们继承并传承了食用米粉的传统。

  秦朝灭亡后,北归无望的秦人最终融入岭南的山山水水里,他们的思乡之情,也化作成一条条米粉,一直流传下来,延续至今。

  而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两晋时期,中原地区频繁的战乱使得大批北人被迫南迁。大量门阀士族避祸江南、岭南等地。中国历史上的南方大开发,由此肇始;普及华夏半壁江山的嗦粉历史,也由此开启。

  (王宁  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4年04月12日06版)

  (责编:王 宁)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