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七龙山农业力促原生态信阳毛尖“老旱茶”精品化保护与推广

2024-04-15 17:16:33 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记者 付宜成 通讯员 吴迪 翟桂祥

  “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又是一年春日到,茶乡处处采茶忙。谷雨来临前,正是信阳毛尖新茶的最佳摘炒期。河南信阳市恰好处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湿润的空气、充足的降水,为信阳茶茶种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环境优势加之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炒茶工艺,奠定了“信阳毛尖”在市场上的地位。近十年来,信阳毛尖茶一直处于中国十大名茶的前列,其品牌价值超过百亿。因其出众的品牌影响力,信阳市获得了“中国茶都”之美誉。

“嬉龍生态老旱茶”生长地

  记者走进信阳市七龙山信阳毛尖展示馆发现,各种品次、不同包装的信阳毛尖琳琅满目,前来选购的顾客络绎不绝。据信阳市七龙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海波介绍,展示馆主要销售的是信阳本土老品种茶——“老旱茶”。主要产品“嬉龍”牌信阳毛尖多次参加市政府组织的博览会、展销会、参评会等各类茶叶展会。2019年,“嬉龍”牌信阳毛尖绿茶、红茶荣获“华茗杯”特别金奖,“嬉龍”信阳红茶荣获2019年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金奖;2021年,获“华茗杯”特别金奖,“黄山杯”特别金奖等荣誉。2021年,获得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可的“信阳毛尖原产地地理标识”认证。2023年3月,“嬉龍”牌信阳毛尖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七龙山信阳毛尖展示馆的多功能茶展厅

  记者了解到,信阳市七龙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该公司现拥有茶林面积12000亩,其中茶园面积5000亩,经济林面积7000亩。十余年来,通过不断结合现代农业模式对茶林进行专业性综合开发,该公司累计投资1.3亿元,逐步打造了七龙山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园,给当地茶农、村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有力缓解了当地群众的生计与就业问题。七龙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脚踏实地干实事”的态度,得到了各级政府的一致认可。2013年,该公司被评为信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据孙海波介绍,土生土长的信阳正宗本地品种茶叫做“老旱茶”。当前市面上的信阳毛尖,虽然产地是信阳,但是大部分却不是原汁原味的信阳茶。信阳土生土长的本地群种茶“老旱茶”,面临着种植面积低、产量少、保护不力等问题。提起信阳毛尖,茶商都知道“521”的茶叶是精品,因为它们是“老旱茶”茶种,从品相与口感上来讲与引进的茶种有着明显区别。信阳茶虽说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这是属于“老旱茶”的历史。要区分“老旱茶”,首先,可以从茶树的树龄来判断,低于40年茶龄的茶树基本上都属于引进的品种茶,4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基本上都是“老旱茶”;其次,可以从茶树的形态上来辨认,茶园中有一些紫色的叶子是“老旱茶”在自然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变异形态;最后,可以从芽头上区分,“老旱茶”的芽头偏瘦小,政府官方渠道宣传的信阳毛尖特点是“一芽一叶”,然而如今市面上的信阳毛尖高端代表却是“一根针”,就是因为“老旱茶”炒熟拉形后,品相不如引进的茶种,在市场、利益、产量等各方面影响下,“老旱茶”“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名头逐渐被引进茶种所占据。虽然通过不断的改良,外来引进茶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口感与特色,并拥有了忠实的拥趸者,形成了信阳茶体系,但“老旱茶”仍是独特且无可取代的。

  孙海波告诉记者,在现在的整个信阳茶体系中,“老旱茶”是非常稀缺的。据查,现在信阳地区的茶叶种植面积有216万亩,其中“老旱茶”茶园只有不到6万亩,且绝大部分都分散在大山之中。很多朋友听说过大山、小山野茶,其实那很多就是荒废的“老旱茶”,只是太零散,无法大面积种植管理,只能任其在自然界中生长。在信阳地区目前只有七龙山公司保有12000亩的“老旱茶”茶园,这片茶园源自上世纪70年的国营茶厂,是大集体时的产物。七龙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直秉承着做原生态无公害茶园的理念,持续不断地加大投资,整个茶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目前已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识,让每一杯茶都有身份证,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喝到生态茶、放心茶。目前,公司可实现茶园稳定产量18万斤(90吨)。同时,为提高品质安全,让消费者喝到正宗、放心的“老旱茶”,该公司建设了“老旱茶”安全溯源平台,采用自动数据采集技术及视频监控系统,从茶叶鲜叶的种植、采摘、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做到唯一标识及信息记录,消费者可从商品条形码标识进入安全溯源平台,查看茶叶产品的整个种植生产环节,真正做到产品绿色生态、安全放心。

  下一步,七龙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会继续大力推进“老旱茶”的宣传与推广,加大产品投入,努力建设经营“嬉龍”品牌,打造信阳茶产业精品化品牌路线,促进原生态信阳毛尖“老旱茶”的保护与推广。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王莎   审核:郑滢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